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回家了
其实 , 在科幻电影里 , 人工重力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 即把空间站和航天器做成环型 , 围绕自身轴心旋转 , 这样的话 , 就可以产生类似重力的离心力 。 有人计算过 , 一个半径约15米的圆环 , 每分钟围绕自身旋转2圈半 , 就可以产生相当于月球的重力;每分钟旋转4.96圈 , 就可以产生0.4G的重力 。 而一个半径32米的航天器 , 每分钟围绕自身旋转5.52圈 , 就可以产生约1个G的重力 , 即相当于站在地球上 。
流浪地球里的环形空间站
可问题是 , 人体处在每分钟几圈不断旋转的物体 , 即使在太空中 , 也会感到头晕眼花 , 走路不稳 , 甚至想吐根本没办法活动 , 这个时候模拟出来的重力 , 是无用的 。 唯一的办法 , 是将航天器的半径放大到几千米 , 这样每分钟的转速可以放得很慢 , 人体能够适应 , 同时也能模拟出地球的重力环境 。 可如此巨大的航天 , 目前人类还无法制造 。
星舰穿越里的飞行器
看到这里 , 可能有人会说 , 我国前不久不是宣布要建造千米尺寸的超大型航天器吗?看来技术突破有望 。 其实 , 前段时间媒体提到的千米级超大型航天器 , 其实是类似太空发电站这一类轻质航天器 , 它的面积很大 , 但主要部分是太阳能发电薄膜 , 骨架则是轻质铝合金和复合材料 , 与空间站、飞船并非一类东西 , 更类似于太阳帆 。
千米级超大航天器更可能是个太空发电站
当然 , 还有一种办法也可以在太空中制造出人工重力 , 即让飞船一直以1个G的加速度一直加速飞行 , 这样人体也能感觉到跟地球上差不多的重力环境 。 可问题是1个G的加速度虽然看起来不高 , 可一直加速就难上加难了 , 现在人类的化石能源火箭和连一张纸都吹不起来的电推 , 根本无能为力 。
现在的化石能源火箭根本达不到这个需求
真正要实现1个G的持续加速度 , 连所谓的热核火箭或者核电火箭都不够用 , 可能需要核脉冲火箭 , 即人工控制一个接着一个的核爆 , 将能量从发动机喷口喷出 , 每次核爆相比上次都呈现出倍数增加 , 才能一直以1G加速 。 美国“猎户座”计划中 , 就准备发展这种采用核爆脉冲推进的火箭发动机 , 探索太阳系外面的深空 。
美国猎户座计划中设想的核爆脉冲火箭
有人可能还会说采用“聚变发动机” , 或者“反物质发动机” , 这就过于科幻了 , 人类在可预见的未来都不一定发明得出来 。 因此 , 目前最靠谱的办法 , 还是让航天员自己在空间站中坚持锻炼 , 将来如果能到火星上长期驻守 , 其3.72m/s的重力加速度 , 虽然仍不及地球的9.7801m/s , 但38%的引力 , 能解决很多问题 。
太空无垠
推荐阅读
- 地球的岩石,和月球的岩石有相同之处吗?
- 1978年NASA发现金星生命,为何没公布,到底隐瞒了什么?
- 美俄真的做过太空受孕实验吗?失重状态下,对繁衍的影响多大?
- 未来会出现“新人类”吗?巴瑶族仍在进化,身体同常人有差异
- 雪山发现500年前的少女,面容如生看着像睡着了,死法其实很残忍
- 生殖隔离是什么?包括人类在内,自然界的生殖隔离到底有多可怕?
- 航天员在太空过春节无聊怎么办?网友给支招:3个人可以玩斗地主
- 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过大年,王亚平女儿让妈妈只摘一颗星星
- 为何太阳光照到地球会变热,但日地之间的太空,却冷到不行?
- 景海鹏:中国唯一一位三次登上太空的人,妻子子女如今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