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 科学家们已经陆续发现了多种具有生物荧光特性的动物 , 比如可在黑暗环境中发光的鸭嘴兽、以及能够在紫外光下改变皮毛颜色的跳兔 。 而来自佐治亚大学(UGA)的一支研究团队 , 又将目光瞄向了另一种啮齿动物 —— 它们就是居住在地下的囊鼠(pocket gopher) 。
【张弥曼|科学家发现袖珍地鼠也具有紫外生物荧光特性】在发表于 7 月 19 日出版的《美国米德兰博物学家》杂志上的一篇题为《紫外生物荧光》(The American Midland Naturalist)的文章中 , UGA 研究团队指出:
囊鼠的体型小巧、且喜怒无常 , 通常生活于具有沙质土壤地区的地下 。 但当暴露于紫外光下时 , 它们还会呈现出一种有趣的橙粉色 。
不过研究人员也指出 , 囊鼠并不是唯一具有这种隐藏能力的啮齿类动物 。 此前已有研究人员发现了负鼠和飞鼠具有类似的荧光效应 。 于是对此颇感兴趣的 UGA 研究团队 , 也开始着手对不同的动物进行紫外光照射 。
作为该校在 2019 年开启的“科学小事”系列项目的成果之一 , 研究团队于早前发现了囊鼠科的“袖珍地鼠”(Pocket Gopher)也具有这项生物荧光特性 。
最后 , 虽然尚不清楚某些地鼠、蜘蛛、蝎子等生物在紫外线下发光的确切原因 , 但目前已有理论指出 , 这或许是为了同一物种间的交流和保护而达成的一项进化 。
推荐阅读
- 揭秘陶乐德事件:男子在拘留室离奇消失,难道平行时空真的存在?
- 青藏高原将停止增高,后果不可承受,我们却未感到危机
- 寻求气候变化的确定性:要多少才足够?
- 少见!今年十五的月亮,不是十六圆
- 科学家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寻找难以捉摸的基本粒子
- 地球果真出了大问题?火山爆发后出现神秘现象,科学家紧急发声
- 简述相对论发展史:从伽利略到引力波
- 重磅!英美科学家对奥密克戎病毒11个最新判断!对全球意义重大!
- 15000年前海底金字塔被发现,科学家推测:中华文明前身是MU文明
- 人的气运竟然真的存在?科学家竟然已经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