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记忆力突然下降?大脑不给力背后,是这种名叫“脑雾”的现象


 感觉记忆力突然下降?大脑不给力背后,是这种名叫“脑雾”的现象
文章图片

 感觉记忆力突然下降?大脑不给力背后,是这种名叫“脑雾”的现象
文章图片

 感觉记忆力突然下降?大脑不给力背后,是这种名叫“脑雾”的现象

在有关人脑的一系列冷知识中 ,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人的大脑能被一场‘大雾’侵袭” 。
被侵袭后的人脑往往会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绪飘忽不定等症状 。 被侵袭的人 , 也多是长期久坐、经常熬夜、缺乏运动或神经经常处于高度紧张下的人 。 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们甚至把这种症状和帕金森病联系起来 , 认为它极有可能是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 。
而这种“大脑处于浓雾之中 , 突然丧失其原有功能”的状态 , 就是脑雾(Brain Fog) 。
“雾”的源头关于脑雾现象的产生原因 , 医学上目前还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定论 。 只能说 , 原本健康的大脑突然发生脑雾 , 是很多综合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 。
而这里面 , 就有当代人生活中必须面对的慢性压力 。
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将压力定义为“大脑对任何需求的反应” 。 这意味着 , 压力可能不完全是坏事 , 但当压力长时间反复出现 , 就容易形成慢性压力 , 对身体和大脑功能造成损害 。 比如 , 当代很多年轻人或多或少都曾因压力过大 , 出现过抑郁、焦虑等情况 。 长期陷入这种慢性压力的状态 , 会让大脑中皮质醇的自由基过多 , 导致脑细胞膜受损 。 一旦大脑细胞膜受损 , 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脑功能 。
除了生活和工作的慢性压力之外 , 当代人生活中离不开的各种电子设备 , 也会对人体的视觉、听觉神经形成刺激 。 而这种外部刺激一旦过度 , 就会让人消耗额外的注意力 , 导致大脑疲劳 。
已经有研究显示 , 患有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大脑和健康人的大脑间明显存在差异 。 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也因为自身的免疫功能异常 , 导致大脑因为特殊的免疫反应发生异常 , 出现大脑认知问题 。
当然 ,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因素外 , 不良的饮食习惯、长期缺乏优质睡眠、缺乏锻炼等 , 都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脑功能 , 导致脑雾现象的产生 。
锁定BDNF目前 , 科学家们已经锁定了人脑中的一种名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 全称为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的物质 。 这种物质多分布在脑内的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广泛区域内 , 并在脑部的海马和皮质层的含量最高 。 而这种物质 , 和脑雾的产生关系密切 。
研究显示 , 人脑中学习和记忆形成的基础是一种“时程增强”的过程 。 在这个过程中 , 脑神经突触表现往往决定着整个结果的好坏 。 而BDNF恰恰可以增加人脑神经突触的可塑性 。 同时 , 它还能促进人脑内主导记忆的海马体神经的发育和生长 , 对脑内各种神经元的发育和生长也具有维持和促进左右
换句话说 , 如果人体内的BDNF减少或者受损 , 就会对人脑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 引起脑雾现象 。 这也是为什么 , 在2019年的一篇医学论文中 , 作者把BDNF归为大脑记忆形成的关键分子 。
当然 , 人体内的BDNF不是恒定的 。 随着年龄的增长 , 人体内的BDNF水平会呈现一个逐年下降的趋势 。 而像前文提到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 , 也会影响人体内BDNF的分泌 。 这也很好地解释了 , 为什么人的记忆力、思维能力和专注力会随着年龄和不良生活习惯不断下降 。
看到这里 , 有人会问 , 既然BDNF作用这么大 , 那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高BDNF的分泌量、从而减缓脑雾现象产生吗?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 , 想提升体内的BDNF分泌情况 , 还是要从日常的生活习惯入手 。 比如 , 改变一些像熬夜、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 减少脑内BDNF的过度消耗;再比如 , 可以适当地安排一些锻炼 , 这种方法能有效提高脑内BDNF水平 , 这也是适度运动可以减缓大脑衰老的一个可能原因 。
脑雾既然是很多因素共同推动下产生的现象 , 想从根源上减缓影响 , 自然也需要多管齐下 。
【|感觉记忆力突然下降?大脑不给力背后,是这种名叫“脑雾”的现象】《我是科学人》纪录片由剑南春特约赞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