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璟 科学家刘璟:三孩政策下,女性生殖健康问题更该被关注


刘璟 科学家刘璟:三孩政策下,女性生殖健康问题更该被关注
文章图片

刘璟 科学家刘璟:三孩政策下,女性生殖健康问题更该被关注
文章图片

刘璟 科学家刘璟:三孩政策下,女性生殖健康问题更该被关注
文章图片

刘璟 科学家刘璟:三孩政策下,女性生殖健康问题更该被关注


刘璟: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美国肯塔基大学博士后 。 相关研究成果被美国内分泌学会官方网站作为突破性成果报道;获得美国生殖学协会Lalor基金奖和优秀研究奖 , 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
“我研究生殖健康的原因之一 , 也是因为我很关注女性命运 。 现在国家已经放开了三胎政策 , 女性面临着更多的生育挑战 , 她们的生殖健康问题应该获得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 ”
上世纪60年代还是工业高速发展的年代 , 全世界没太多环境保护的意识 , 一种叫做DDT的强效农药开始在欧美被广泛使用 , 在飞机喷洒的同时 , 大量进入土壤、水源 。 DDT的半衰期长达数十年 , 很难降解 , 它随着大气环游世界 , 逐渐遍及全球各个角落 。 今天 , DDT虽然已经禁用了30来年 , 然而 , 一个80后人类的身上仍然能检测出DDT成分的存在 , 科学家们甚至在北极熊的体内也发现了这种有毒物质 。
“1962年 , 全球环境保护的先驱者、美国女性科普作家Rachel Carson写下了一本科学著作 , 叫做《寂静的春天》 。 她在书中揭示了DDT对野生动物(尤其是鸟类)的危害 , 引发了美国乃至全世界的环境保护运动 。 上世纪90年代初 , 另一位女性科学家Theo Colborn召集21位国际科学家讨论环境中类激素物质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 并率先提出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这个概念 。 ”
对于大众来说 ,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刘璟教授研究的课题——“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或许有点陌生 。 因为专程从外地前来北京接受采访 , 在工作开始前 , 她守着自己的行李箱 , 静静坐在角落里 。 而当聊起自己热爱的课题时 , 安静的刘教授也会侃侃而谈 。
“具体到我们的日常生活” , 刘璟随手拿起了她正在喝的一瓶纯净水 , 轻车熟路地扫了一眼说明页:“嗯 , 这个没有标明 。 只要没有标明‘不含双酚A’的塑料瓶 , 就含有这种化学物质 。 这个塑料瓶里同时还会含有邻苯二甲酸酯这类化合物 。 它们虽然不属于剧毒 , 但是对人类健康存在很多影响 。 我要做的就是这些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人体的影响的实证研究 , 包括对生殖健康的影响 。 ”
《自私的基因》这本书对学生时代的刘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这是英国演化理论学者Richard Dawkins的知名著作 , 书中的一段阐述让刘璟记忆犹新 。
“任何生物体其实都是基因的载体 , 基因的目的就是不断要繁殖 , 把这个基因传递下去 , 那么实际上它通过什么来传递?就是通过生殖的方式 。 ”
这让刘璟觉得动物的整个生殖过程非常有意思 , 基因传递的过程很复杂 , 特别值得研究 。 从中国农业大学的生物学院毕业后 , 刘璟考入了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 硕博连读;后来又按自己的职业规划前往美国肯塔基大学攻读博士后 , 研究方向就是生殖内分泌学 , 这个课题同医学领域中的生殖医学有交叉之处 。
“我的计划就是读完博士后回国进入高校搞教研工作” 。
清晰的职业规划和自律勤勉的习惯 , 让刘璟梦想成真 。
这个硕博连读的学位是由中科院和加拿大大学共同培养的 , 攻读博士期间 , 刘璟前往加拿大交流学习了两年 。 一个独自远渡重洋的女生需要面对各种措手不及的问题 , 压力过大的时候 , 刘璟也会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和疗法来帮助自己 。
“英语是一大考验 , 我们当时受的都是应试教育 , 英语只会读和写 , 但是要说出来、要听懂就不太容易 。 这对我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 。 还有一个就是住宿问题 , 学校并不是没有宿舍 , 但是学生多、宿舍少 , 根本就排不上 。 ”
刘璟只好自己在校外租房子住 。 租房也有租房的烦恼 , 比如被房东驱赶、克扣押金之类的糟心事 , 她全部赶上过 , 甚至遭到房东的电话威胁和辱骂 。 但是刘璟没有退缩 , 聪明地用法律条款来保护自己 。 她并不软弱 , 早在上初中时 , 刘璟就曾经遇到过校园凌霸 , 被孤立 , 被责骂 , 原因竟是 , 长得好看的她还总是拿全班第一 。 刘璟当时就打定了主意 , 一定要离开这个糟糕的环境 。 后来 , 她如愿考入了湖南省最好的高中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