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婴儿为了活下来,策划了一场“阴谋”,正在悄悄利用人类( 二 )
而“多巴胺”是指一种神经传导的物质 , 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 。 这种脑内分泌物和人的情欲、感觉有关 , 它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 。 它也与各种上瘾行为有关 。 平常生活当中 , 人们谈恋爱 , 恋爱的双方都感觉到很甜蜜 , 在这其中 , 就少不了多巴胺的作用 , 才让人感觉到那么的愉悦 。
好了扯远了 , 说回头 , 当我们看到婴儿可爱的长相的时候 , 那么脑海当中 , 那一块名为““伏隔核”的区域就会被激活 , 所以人们感觉到了愉悦感 。
有科学家做过实验以此来探讨“婴儿图式” 。 实验人员共找了60名大学生(30名男)的 , 分别对婴儿组幼儿组学前组儿童组和成人组一共5组面孔进行了测试 。
实验结果表明了以下一点“60名大学生对实验者的喜欢 , 跟年龄以及脸孔成正比 , 简单点地来说 , 也就是年纪越小的 , 越符合“婴儿图式”的越受人喜欢 。
想想这个现象也是 , 在日常生活当中 , 上至6岁以上的儿童到下至75岁的老人 , 无论处于任何的年龄阶段 , 都更喜欢那些6岁以下的小宝宝 , 可以说6岁以下的小宝贝 , 为什么会“老少通杀”也就是这个原因 。
“婴儿图式”激发了人类脑海中一种愉悦、保护、抚养感并诱发出人类对婴儿的关爱行为 , 让其照顾婴儿的行为 , 有利于婴儿生存的可能 , 满足个体以及繁衍的需要 。
所以说婴儿的可爱 , 其实是为了生存!
很多人在看到婴儿肉乎乎的脸蛋、以及圆圆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以及鼻子都忍不住心都要融化了 , 越可爱的婴儿越能够得到人们的关爱 , 就越是让人忍不住去怜惜他 , 保护他 , 照顾他!
而人类的婴儿 , 没有任何的生存能力 , 想要进食以及翻身都要依赖其他人 , 如果在没有外界的帮助下是无法生存下去的 , 而婴儿正是利用了“婴儿图式”这一点来利用成人 , 激发起人的保护欲、愉悦感、抚养欲来帮助自己生存下来!从这一点来说 , 婴儿不可谓不是一个心机boy!
我们看在婴儿的样子的时候 , 激发了我们脑海中的“伏隔核”这一块区域 , 产生了愉悦、愉悦感、抚养欲的感觉 , 也激发了我们抚养婴儿的行为 , 而婴儿也在出卖自己的“色相” , 从某种程度来说 , 都是“各取所需”!
群体化的生活方式
【|人类婴儿为了活下来,策划了一场“阴谋”,正在悄悄利用人类】当然了 , 在远古时代 , 人类的婴儿之所以能够存活下来 , 还跟群体化的生活方式有关 。 虽然那个年代物质条件很是匮乏 , 但是我们的祖先以群体聚居的方式生活 , 出现了明显的社会化分工行为 , 这也为提供抚养后代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障条件 。
推荐阅读
- 它们的智商已经高到人类无法理解,即使还没有爬到食物链顶端!
- 地球冷却速度远超预期!或成为第二个火星,人类应该何去何从?
- 研究证实:人类驯化对猫的进化产生重大影响,缩小猫的大脑
- 人类还会再进化吗?会进化成什么样子?
- 古人类如何对抗饥饿
- 为人类敲响警钟!57000年前的尸体重见天日,史前生物现身引发关注
- 心理学是人类最高的能量场,唯有智者才能了解、走近她
- 癌症会传染吗?人类接触癌细胞不会传染!但要小心这3种病毒 。
- 发现难、治愈难,人类什么时候才能攻克癌症?
- 心灵感应也许是人类认识宇宙真相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