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器时代 《酷说老子》第一章(20)哲学界的哥白尼:世界围绕人心转动,就像地球围绕太阳转动。( 二 )


03
那么 , 我们通过上面的种种论证现在已经知道了:


时间和空间是我们从一出生开始大脑里就自带的一套认知模型和思维框架 , 康德称之为“先天感性形式” 。

这就好像我们玩网络游戏一样 , 时间感和空间感是我们的天赋技能、被动技能 , 不用主动通过后天的学习就能掌握 。
然后我们又知道了:

我们的心相当于一个杯子 , 物质世界相当于是杯子里的水 。
也就是说 , 杯子的形状 , 决定了水的形状 。
如果再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表达就是:

母亲的基因 , 决定了孩子的基因 。
04
那么好 , 最后我们再来做一个简单的推理:

我们的思维 , 先天地自带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 。 然后 , 时间和空间的存在使得一个事物可以发生时间上的先后和空间上的位移 。 然后 , 我们便有了“因果”的概念 , 有了推理的意识 。
请问 , 推理的运作本质是什么?

没错 , 是逻辑 。
再请问 , 逻辑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没错 , 是语言 。
所以维特根斯坦才会反复强调一句话:

“语言的界限 , 就是世界的界限 。 ”②

所以海德格尔才会不断地声明一个观点:

“语言是人类存在的家③ , 词语破碎处 , 无物可存在④ 。 ”
谈到这里 , 就基本上真相大白了 。 所谓的语言 , 不就是我们给万事万物以及数不清的种种现象所起的种种名称吗?那么现在 , 我们再回过头来读老子的这一句“有名 , 万物之母” , 还会有什么疑问吗?
【参考资料】:1、《俱舍论?卷十二》、《摩诃僧祇律?卷十七》、《方广大庄严经?第四卷?现艺品第十二》
2、出自——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5.6~5.62》
3、出自海德格尔1946年所写《关于人道主义的信》 。
4、出自海德格尔《通向语言途中?(第二部分)语言的本质》——引用自1919年诗人格奥尔格在《艺术杂志》第11、12期上发表的一首诗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