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发明了4个字,无数工匠殒命,却让中国兵器技术飞速猛进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部分,这段时期,先秦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百家争鸣 。除了文化的发展,金属冶炼水平也在逐渐提高,铁器逐渐代替了青铜器 。到了战国时期,战场上的兵刃,大多都是铁制兵器 。但唯有秦国的兵器例外,秦始皇统一七国的时候,秦国的兵器仍旧是青铜器 。
文章图片
战国末年,诸国混战,除了拼将领的智谋、士兵的骁勇外,兵器也是关乎战力强弱的因素之一 。
文章图片
青铜兵器最大的优势是比铁制兵器坚硬,但青铜兵器却没有后者的柔韧性好,用一个字来形容青铜兵器,那就是“脆” 。若用青铜剑去砍击对方的钝器,恐怕容易折断或开裂 。在战场上,兵器就是士兵的生命,所以铁制兵器很快代替了青铜兵器,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铁矿比较多,铁比较便宜 。
文章图片
上个世纪,在骊山秦始皇兵马俑的挖掘中,在兵马俑的1号坑和2号坑共发掘出了40000多件秦朝兵器,很奇怪的是,这些兵器都是青铜器 。不禁有疑问:秦始皇就用青铜兵器(劣势)来打败六国的铁制兵器(优势),然后统一天下的?
文章图片
但经过研究发现,秦始皇的青铜兵器,有3个特点,让人充满惊叹 。
文章图片
第一,这些青铜兵器和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结构完全不同,因为这些兵器在冶炼的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的“锡”,当铜锡配比达到恰当的比例的时候,就能把青铜器的硬度和锡的柔韧性都体现出来,所以秦始皇的兵器相比于其他六国的兵器,不仅硬度高,而且还不易折断 。
文章图片
第二,通过对兵马俑中的一些箭簇的研究发现,秦国人擅长使用三棱箭簇,和传统的两翼箭簇相比,三棱箭簇没有“翼”,受风阻影响更小 。而且,这种三棱箭簇的棱面,是一种完美的弧面,和现代的子弹弧面非常相似,可见秦朝人对风的阻力研究非常深入
文章图片
第三,兵马俑中的长兵器的配件,竟然是通用的 。也就是说,当某个兵器坏掉后,不要丢弃,只需要换一个标准的配件就行了 。这种做法,极大的节省了兵器锻造的成本 。
文章图片
所以有人说,秦始皇横扫六国,不仅仅是因为将士们勇猛,秦国对兵器的研究,其实远远高于六国 。那秦始皇到底用了什么办法,可以将本国兵器“科研”水平提高到如此水平呢?答案只有4个字,那就是:物勒工名 。因为这4个字,秦始皇杀了无数工匠 。
文章图片
物勒工名最早出现在《吕氏春秋》上,这本书的作者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但真正把“物勒工名”发明到极致的,还是秦始皇 。什么是“物勒工名”,就是把兵器上刻上工匠的名字,采取“实名负责制” 。若是哪个工匠锻造的兵器在战场上出了问题,拿到刻字的残骸,回来找工匠问责 。所以,无数工匠因此而殒命 。若工匠们想保住性命,就必须用心研究兵器,用心锻造,所以秦朝的兵器远胜于其他六国 。“物勒工名”被后世普遍效仿,让中国古代兵器技术飞速发展 。
文章图片
秦始皇发明了“物勒工名”,却害死了无数工匠,导致兵器质量迅速发展,你对此怎么看,现在的诸多企业,该不该学习?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部分,这段时期,先秦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百家争鸣 。除了文化的发展,金属冶炼水平也在逐渐提高,铁器逐渐代替了青铜器 。到了战国时期,战场上的兵刃,大多都是铁制兵器 。但唯有秦国的兵器例外,秦始皇统一七国的时候,秦国的兵器仍旧是青铜器 。
推荐阅读
- 云南发生悲剧:12岁男孩偷东西 被母亲捆绑体罚不幸身亡
- 2008年安徽宿州一场兄弟争媳引发的人伦悲剧
- 考古发现6000年前的“12吨粮食”,够“河姆渡人”吃好几年,却引出一段笑谈
- 1582年的十月少了10天,期间地球没发生一件事,时间去哪儿了?
- 石壁上发现一种奇特植物,远看像蛇足石杉,价值珍贵,请重视
- 富二代健身与女教练“发生关系”,事后索赔3000万!看完教练照片:真值了!
- 为人类敲响警钟!57000年前的尸体重见天日,史前生物现身引发关注
- 地球果真出了大问题?火山爆发后出现神秘现象,科学家紧急发声
- 简述相对论发展史:从伽利略到引力波
- 美国实现登月之后,为什么没有开发月球上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