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 深藏东莞地下重器,能颠覆全球科技工业?欧美科学家排队申请使用


科学家 深藏东莞地下重器,能颠覆全球科技工业?欧美科学家排队申请使用
文章图片

科学家 深藏东莞地下重器,能颠覆全球科技工业?欧美科学家排队申请使用

在中国南方东莞的一个小山沟里 , 从2021年3月4日起 , 中科院高能所的科学家在地下十八米处、用一座超级装备运行100千瓦功率的质子束流、极其高效的打出了中子束流 。
我们在小说三体中可以窥见 , 三体人智子干扰地球的基础科学 , 就是为了防止人类利用粒子对撞机搞出高能中子束武器 , 对撞机中的中子束拥有逆天的能量 , 可以轻松打穿混凝土和装甲 。 而东莞埋藏在地下十八米处的超级装备 , 就是全球四大散裂中子源之一、中国第一台散裂中子源 。
散裂中子源究竟是什么?为何能吸引全球最顶尖的科学家、国内外37个单位前来排队研究?我国投资近20个亿 , 到底值不值得?
中子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 , 但激发强中子束的散裂中子源却是异常庞大的装置 , 是一个国家高尖端设备的集合体 。 在此之前 , 全世界仅仅只有美国SNS、日本J-PARC、英国ISIS四座在运行的散裂中子源 , 中国跻身世界四强 , 意义十分重大 , 因为它将大幅度提升中国基础研究的水平 , 相当于给一个国家的科技工业打桩 , 治疗癌症、检测高铁飞机安全竟然也离不开它 , 受益的行业包括生命科学、化学化工、材料科学、新能源等等 , 而这可不是一般国家能造的 。
深入了解散裂中子源前 , 我们先耐心听下原理 , 增加下我们的知识储备 。 初中时我们就学过物质是分子和原子构成的 , 而更往神秘微观世界里探索 , 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 而中子和质子便是原子核的构成粒子 。
重头戏来了 , 散裂中子源就是用散裂的方式将中子“分离”出来 。 怎么分呢?这个过程就像打台球 , 通俗说就是将质子加速到高能状态 , 然后用来轰击钨、汞这些重金属 , 将他们的原子核击碎 , 中子就从裂变的原子核中横空出世了 。
那我们关键问题来了 , 我们怎么将裂变产生的中子用于杀死癌细胞呢?
在癌症治疗手段中 , 有一种名为“硼中子俘获”的治疗法 , 首先是给患癌者打一针含硼的药物 , 这种硼会与癌细胞紧密结合 , 潜伏在癌细胞内 , 然后利用加速器产生超热中子束照射肿瘤位置 , 中子也会进入癌细胞内 , 并释放出极具杀伤力的射线干掉癌细胞 。 有人或许会有疑问 , 射线会不会误伤周围正常体细胞呢?答案是不会 , 因为中子产生射线的射程很短 , 仅仅有一个癌细胞的长度 。
我国癌症治疗的科学仪器大多数从德国、日本进口 , 一台的售价动辄成百上千万 , 我们普通人患癌更是治不起 。 2020年8月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分部 , 成功研制出“加速器硼中子俘获治疗实验装置” , 而该项装置正是借助了中国散裂中子源 , 而当时预计四年后就可以进行临床使用 , 这个必须要赞啊!
散裂中子源还有一个超级重要的应用 , 就是用来检测飞机、高铁的零部件安全性 。 1998年6月 , 德国一辆城际快车意外冲出轨道 , 检测人员始终弄不清楚原因 , 最终他们用英国的散裂中子源检测 , 发现了老化的车轮中有着内部裂痕 。 如果当初散裂中子源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的话 , 就不会有那种事故发生了 。
因为不论是高铁的轮轨还是涡轮发动机的风扇 , 都存在“应力” , 这种力就是零部件受外力挤压时 , 内部产生的相互作用力 , 看不出摸不透 , 而散裂中子源就能测量研究内部的应力 , 优化加工工艺 。
中国散裂中子源是于2011年开建 , 耗时6.5年 , 主要是由两台加速器、一个靶站、三台供中子散射实验的中子谱仪组成 。 它的作用并不是具体的 , 而是基础科学和新材料研发的科研实验平台 , 它的功能就像一台超级显微镜 , 比如当你想研发一台癌症仪器时 , 就可以用中国散裂中子源进行各项实验 , 观察中子所在的微观世界 。
由于全世界仅有中美英日搞出了散裂中子源 , 所以散裂中子源的资源极其短缺 , 所以各国间的中子源基本可以共用 。 以前我们没搞出的时候 , 只能申请借用国外的设备 , 而往往就是一大堆人排着队 , 一等就是几个月 , 很耽误实验 。
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散裂中子源 , 也轮到人家前来排队 , 有人或许会问 , 我们自己辛辛苦苦搞出来的设备 , 为什么要给人家用?因为微观世界的基础科学理论 , 是全球共同努力的方向 , 国外科学家来我国做实验 , 我们也能得到分享的数据等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