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意识是什么?为什么我们会有意识?它是如何产生 , 又是如何运作的?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它虚无缥缈 , 有时候又会觉得它真实存在 , 意识被认为是自然界中最神奇的存在之一 , 从古至今 , 人类一直从事探索意识的根源 , 但到目前为止 , 这个问题依然无法达成共识 。
我们每个人都在真切地感受着这个客观的世界 , 一切感觉、思念、信念等被我们称作意识 , 每个人可以体验到的也是各自的内在感受 , 而他人的感受如何我们不得而知 , 每个人的意识都具有主观性、封闭性和不可预测性 。
在20世纪很多时候人们认为意识不属于科学范畴 , 研究意识被当成一种禁忌 ,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 ,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意识是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 , 但在很多意识领域的专家却低估了这个虚无缥缈的东西 。 最初他们认为只要分析出大脑的物理结构 , 找出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 , 意识便可迎刃而解 , 然而意识和其他任何科学问题都不一样 , 我们不可能知晓别人的内心 , 如果只是从第三视角观察的话 , 意识就变得毫无意义 。
到目前为止 , 我们在脑活动对人类行为的管理和支配上 , 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 但大脑是如何产生情感和体验感依然无法解释 , 而神经元之间互相传递的信息是如何形成感觉的 , 同样无人能够解释 , 一般的方法是无法回答这些问题的 。 当然 , 科学家对不可观察的事物也是有解决办法的 , 比如电子 , 科学家假设电子是存在的实体 , 这样便可以解释我们所观察到的现象 , 例如闪电 , 而意识看不见、摸不着 , 我们对它的认识都是通过感觉和经历直接感知到的 。
对于意识来说 , 科学家能做到就是将大脑进行扫描之后 , 根据个人意识体验报告 , 将不可观测的意识和可观测的过程 , 例如脑电波等进行关联 , 通过这个方法科学家确定 , 例如饥饿感这种自身看不见的体验 , 与大脑的下丘脑神经活动有关 , 而这种关联的积累也并不完全是意识理论 。 我们需要的解释是 , 自身产生饥饿感后为什么会和下脑丘的神经活动有关 , 或者说下脑丘的活动为什么会伴随着饥饿感?
现代科学之父伽利略认为 , 一个纯粹的物理世界存在的一定是定量科学 , 而在他之前的科学家们则认为 , 物理世界中存在不同特性 , 比如气味、颜色等 , 伽利略提出这些特性不是真正的在物质世界里 , 而是在意识中 , 进而规定这些特性不在科学范畴之内 , 这样的世界观造就了如今的科学背景 。 但问题也就随之而来 , 我们可以在定量的神经系统数据和不可观测的体验感之间建立联系 , 但始终无法解释它们为什么会有联系 。
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和科学家亚瑟爱丁顿认为 , 长久以来物理科学实质上并没有向我们解释物质究竟是什么 , 这听起来似乎很奇怪 , 但实际上物理科学仅仅传达给我们有关物质的行为信息 , 比如质量、电荷等 , 而这些性质也只是行为来表现出来的 , 比如吸引力、排斥力、坚韧度等等 , 物理学并没有向我们解释物质的本质 , 物质如何存在自身 , 这也正是我们的世界观中存在的巨大漏洞 。
【科学家|意识是什么?人类意识能跨越时间,难道我们不是三维生物?(上)】于是伯特兰罗素和亚瑟爱丁顿建议用意识来填补这个漏洞 , 一个古老的观点也由此诞生-泛心论 。
推荐阅读
- 揭秘陶乐德事件:男子在拘留室离奇消失,难道平行时空真的存在?
- 青藏高原将停止增高,后果不可承受,我们却未感到危机
- 人类还会再进化吗?会进化成什么样子?
- 寻求气候变化的确定性:要多少才足够?
- 少见!今年十五的月亮,不是十六圆
- 科学家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寻找难以捉摸的基本粒子
- 为人类敲响警钟!57000年前的尸体重见天日,史前生物现身引发关注
- 地球果真出了大问题?火山爆发后出现神秘现象,科学家紧急发声
- 简述相对论发展史:从伽利略到引力波
- 重磅!英美科学家对奥密克戎病毒11个最新判断!对全球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