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困惑于为什么具有相同教养和基因构成的兄弟姐妹 , 在行为方面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在有反社会或犯罪行为家庭中长大的年轻人 , 如何能够远离麻烦?负责决策的大脑区域 , 其结构性差异可以解释为什么生活在同一家庭的两个兄弟姐妹在罹患行为障碍的风险方面有所不同 。
巴斯大学和南安普顿大学的研究人员 , 通过研究同一家庭的不同成员来探究这个问题——有些人患有精神健康状况的行为障碍 , 有些人没有行为问题 。
行为障碍的特点是重复的攻击性和反社会行为模式 。 行为障碍在5至16岁的青少年中 , 流行率约为5% , 但社会阶层的梯度很高:200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 , 近40%受照顾儿童、受虐待的儿童或在保障登记册上的儿童 , 都有行为障碍 。 尽管如此 , 人们对这种情况的普遍认识仍然很低 , 许多心理学家或精神病学家都不承认这种情况 。
巴斯大学的国际研究小组对41名患有行为障碍的青少年、24名未受影响的兄弟姐妹(他们有一个患有行为障碍的兄弟姐妹 , 但自己没有表现出这种状况)和38名没有行为障碍家族史的对照组进行了核磁共振脑扫描 。
分析发现 , 患有行为障碍的年轻人和他们的亲属都显示出大脑的结构差异——在大脑的下顶叶皮质区 。 然而 , 在负责同理心和认知控制/抑制行为的大脑区域 , 行为障碍组存在特有的结构性变化 , 而这些变化在未受影响的兄弟姐妹中没有发现 。
此外 , 研究人员还发现前额叶皮层的变化(一个参与计划和决策的大脑区域) , 这个变化是未受影响的兄弟姐妹组所特有的情况——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尽管有行为障碍的环境或遗传风险因素 , 却不会出现反社会行为 。 以前的研究发现 , 尽管兄弟姐妹之间的反社会行为有差异 , 但那些有行为障碍的人和他们未受影响的兄弟姐妹在识别情感面部表情方面都有困难 。
研究人员认为 , 这项研究表明 , 关键的行为差异可能是由大脑中负责执行功能或决策的部分的微小变化决定的 。 这些差异可能使一些兄弟姐妹更容易出现危险行为 , 这点可以成为未来研究的一个重点 。
这项研究是首批基于家庭行为障碍的研究之一 , 它证实了大脑对于区分同一家庭中具有较高反社会或犯罪行为风险的成员非常重要 。 研究人员希望研究结果能够起到帮助和指导作用 , 对患有行为障碍的青少年的弟弟妹妹进行早期干预 , 帮助他们在更年轻时获得帮助和治疗 。
题为“Neuroanatomical markers of familial risk in adolescents with conduct disorder and their unaffected relatives”的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心理医学》杂志上 。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论文原文:
【基因|兄弟姐妹的行为差距为何如此大?研究称其与大脑区域结构差异有关】https://www.cambridge.org/core/journals/psychological-medicine/article/abs/neuroanatomical-markers-of-familial-risk-in-adolescents-with-conduct-disorder-and-their-unaffected-relatives/EE9F7928C2EDE4212562E9012131E734
推荐阅读
- 人类还会再进化吗?会进化成什么样子?
- 为人类敲响警钟!57000年前的尸体重见天日,史前生物现身引发关注
- 发现难、治愈难,人类什么时候才能攻克癌症?
- 罗布泊千年干尸分析:祖先是古北亚欧人,1.2万年前几乎灭绝
- 青藏高原曾发现22万年前,清晰印在石板上的手印,怎么回事?
- 78万年前外星人改造了智人基因? 科学家: 事实远没这么简单!
- 生殖隔离是什么?包括人类在内,自然界的生殖隔离到底有多可怕?
- 20多年前就造出克隆羊,为何不敢克隆人?“多莉”羊的下场有多恐怖?
- 基因的力量!妈宝同款“高原红”,让网民们感叹
- 土壤农业化学家朱兆良院士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