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tv|主旋律纪录片如何讲好中国新青年故事,这部《党的女儿》给出答案

历经三个多月,百集人物纪录片《党的女儿》日前在芒果TV圆满收官。该片选取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间百余位优秀女党员代表,通过真实记录、情景再现和年轻化语言相融合的表达方式,勾勒出细节更为丰富、情感更为细腻、受众更为感动的百年党史。
《党的女儿》时间跨越百年,历史背景、人物特征都有着较大差异,如何在宏大题材和价值传达中实现平衡,如何让百集纪录片“形散而神不散”?宏大题材如何在内容“出新出彩”的基础上,让受众更愿意看、追着看?如何在保留主旋律严肃性的同时,深受当代青年观众的喜爱?这些问题,都不难从纪录片里找到答案。
芒果tv|主旋律纪录片如何讲好中国新青年故事,这部《党的女儿》给出答案
文章插图

“中国第一位女大使”丁雪松
首先,《党的女儿》注重讲述视角,转变语态,采用了“年轻态、轻体量、重情感”的表达方式,在大题材中找准小切口。片中,除主人公自述的形式外,部分英雄人物篇章由第三方“口述者”娓娓道来。比如,直系亲属讲述了“中国第一位女大使”丁雪松的故事,自媒体人拍摄视频还原“抗日民主政府女县长”陈舜玉的一生……这些设计打破传统历史性叙事空间,带领观众重回历史场景,聆听女党员们的感人故事,以口述者特有的共情力、亲和力和感染力,帮助年轻观众解读红色故事,赓续红色精神,激发年轻观众感怀历史的“精神力量”。
芒果tv|主旋律纪录片如何讲好中国新青年故事,这部《党的女儿》给出答案
文章插图

歌唱家李谷一
另一方面,《党的女儿》聚焦人物多,工作体量大,如何挖掘故事亮点,呈现精华吸引受众,成为创作难点。对此,芒果TV纪录片工作室有着深刻的认知。团队通过“浓缩”视频体量,以每集6分钟左右的“短视频”形式播出,纵观整部纪录片,没有因为“短”而缺失内涵,没有因为“小”而限制格局。通过平凡人物的“肖像”刻画和“高光”时刻记录,每集人物都在用不同的感动,触动观众的心弦。
芒果tv|主旋律纪录片如何讲好中国新青年故事,这部《党的女儿》给出答案】比如,在陈薇院士临危受命、带领着军事医学专家组直奔武汉抗击疫情的部分,纪录片没有将太多篇幅投入到描述陈薇院士所面临的艰苦环境,但是一个细节足以说明一切——从刚到武汉时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到归来时已经白发满头,观众足以直观感受到陈薇和她的团队每日在负压实验环境中抗击疫情所承受的巨大压力。
芒果tv|主旋律纪录片如何讲好中国新青年故事,这部《党的女儿》给出答案
文章插图

军事医学专家陈薇院士
众所周知,当下主旋律纪录片,正在经历一场关于青年审美、网络审美、故事审美的创作革命。“网感”化叙事,或许正是适应这项变革的法宝。为了更好的呈现故事的表达,《党的女儿》最大限度还原历史真实,充分运用动漫、戏剧、墙画、录像、照片资料等多种画面呈现形式。为了让观众置身英雄人物的故事发生场景,人物表达跟随音乐节奏起伏,带领观众沉浸其中,绘声绘色地将当时的历史深入浅出地展现在眼前,堪称英雄历史必修课。如此生动的影像表达,比单一风格叙事更加鲜活有趣、丰富立体、直观好看。
以《党的女儿》为代表的芒果TV纪录片,在内容表达上做到年轻化、传播方式上做到立体化、创作形式上做到新潮化,创作理念也在不断升级。包括《党的女儿》在内,《青春正当时》《我们都是追梦人》《微光者》《雕琢岁月》《石榴花开》等一批优质纪录片作品,都在从不同角度记录不同时代青春奋斗的故事,激励更多青年人勇敢挑战、坚毅前行。
上游新闻采访人员赵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