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宇航员|神舟十三号发射在即,宇航员将长期驻留空间站,为何不采用新飞船】
空间站技术是载人航天的重要节点 。 目前能够自主研制空间站 , 和完成相关技术要求的国家 , 只有中美俄 。 作为一个后起之秀 , 中国的空间站经过几年的技术测试检验 , 已经能够达到国际领先水准 。
神州十三号发射在即 , 宇航员将长期驻留空间站虽然空间站还未建设完成 , 但已经没有了技术难题 。 之后便是空间站组装以及后期实验的展开 。 作为一个在轨长期实验室 , 空间站自然需要宇航员经常驻守 。
之前神舟十二号搭载了三名宇航员 , 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任务 , 任务结束后接着就要执行新的载人任务 。
负责这次载人任务的飞船是神舟十三号 , 结构上跟神舟十二号没多少差别 。 近日 , 神舟十三号和长征二号F遥十三火箭组合体已运抵发射场 , 这次载人发射任务 , 可以看作是上次任务的延续 。 即使中国的空间站各方面技术已经成熟 , 但宇航员持续驻留空间站 , 还需要一段时期的验证过程 。
发射任务为何不采用新一代载人飞船神舟十三号作为“神舟”飞船已经发展成熟的一款构型 , 其结构上的整体布局没有太大变化 , 仍然是分成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 。 之后空间站载人任务 , 还是会采用这种构型的飞船 。 载人航天主要是追求稳定 , 这款飞船已经达到成熟水平 , 可以作为近地轨道运输的主力飞船 。
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已经完成了测试 , 为何不采用新的飞船执行载人航天任务呢?这主要还是顾及到了发射的成本 , 以及发射的可靠性 。 新一代载人飞船一次性可以搭载4至7人 , 内部空间更大 , 宇航员的舒适性更好 。 用它来执行深空载人任务更实用 。
而空间站载人任务 , 并没有要求一次性要运输那么多宇航员 。 中国的空间站还未建设完成 , 一次驻留的宇航员自然不需要那么多 , 依靠神舟载人飞船就行了 , 还能节省一些成本 。
至于这次三个宇航员的人选 , 仍旧会采取以老带新的原则 。 两个有经验的宇航员和一个未执行过任务的宇航员 。 每次载人发射都会有宇航员舱外活动 , 未执行过任务的宇航员也将执行舱外活动任务 , 派遣有经验的宇航员 , 能起到更好的带队作用 。 据报道 , 这次载人发射任务的宇航员中 , 将有一名女航天员 , 这或许算得上一个看点 。
随着中国空间站投入运行 , 宇航员去太空的机会更大了 。 原来的飞船载人任务 , 搭载的人数有限 , 一些新的宇航员没有机会去太空 。 空间站建设完成后 , 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更多宇航员 , 新的宇航员也有机会执行任务 。
宇航员舱外活动需要经历高强度训练在外界看来 , 宇航员能够去往太空 , 无疑是一种很大的荣誉 。 实际上人们却不知道宇航员为此付出了多少 。 执行出舱任务的宇航员 , 在地面要进行专门训练 , 宇航员穿着训练服在水槽中模拟失重环境下的操作 。 训练服重200多公斤 , 训练几小时十分耗费体力 , 而持续的训练才能保证舱外活动尽量少出问题 。
太空环境十分恶劣 , 出现一点失误 , 可能就会导致生命危险 。 随着技术的发展 , 未来的空间站会建造得更加庞大完善 , 宇航员面临的风险也会降低很多 。 地面训练时间会越来越短 , 更快的训练能减少成本 。
宇航员之所以弥足珍贵 , 主要原因就在于需要耗费很大的投入成本 。 等到去太空变得十分便捷 , 各方面的成本也会显著减少 , 宇航员训练几天就能执行任务 。
推荐阅读
- 远隔38万公里,为何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却偏偏不敢回头看地球?
- 私人公司也能训练宇航员,美国首个私人宇航员任务将于3月底发射
- 了解更多关于保罗陷阱的物理现象的细节
- 未来会出现“新人类”吗?巴瑶族仍在进化,身体同常人有差异
- 那些失踪的宇宙,可能正聚集在黑洞周围,化身为跳舞的幽灵
- 航天员在太空过春节无聊怎么办?网友给支招:3个人可以玩斗地主
- 屡次碰瓷中国空间站,马斯克的星链卫星到底想干什么?
- 中国天眼有大发现,47天内发生1652次神秘爆炸,和外星人有关?
- 太空旅行,“普通”的四个人,其实一点也不“普通”
- 景海鹏:中国唯一一位三次登上太空的人,妻子子女如今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