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流浪小天体的结构很粗糙,却可能给地球带来生命!


 科学家发现流浪小天体的结构很粗糙,却可能给地球带来生命!
文章图片

 科学家发现流浪小天体的结构很粗糙,却可能给地球带来生命!
文章图片

 科学家发现流浪小天体的结构很粗糙,却可能给地球带来生命!

在太阳系里游荡着许多质量比较小的天体 , 其中一颗名为贝努的小行星在近几年一直受到科学家的关注 , 科学家认为这颗直径为500米的菱形天体有太阳系最原始的物质 , 为此还发射了OSIRIS-REx探测器近距离接触了贝努小行星 , 通过在贝努表面采集岩石样本时拍摄的图像发现 , 这颗小行星的结构并不是很紧密 , 而是由无数粗糙的岩石构成的冰冻天体 , 而且这些岩石表面几乎没有风化过的痕迹 , 这意味着贝努小行星是一颗独立形成的天体而不是从某颗大型天体上脱离下来的 。
在OSIRIS-REx探测器接触到贝努小行星表面时 , 科学家发现这颗小行星表面几乎没有大块岩石 , 而是由无数更细小的碎石构成的 , 而且小行星表面的结构非常松散 , 探测器在接触的瞬间激起了大量的碎屑 , 与其它冰冻天体不同的是贝努表面几乎没有水分 , 这颗小天体在形成以后就没有遇到过其它天体的撞击 , 任何流浪天体的撞击都可能导致贝努四分五裂 , 科学家根据贝努小行星的结构指出其它类似的小天体都是这种情况 。
贝努表面岩石的结构简单 , 从探测器发回图像中可以看到这些岩石的质地也很松散 , 几乎任何细微的碰撞都会导致岩石碎裂 , 这些细节都证明贝努小行星是一颗自然形成的天体 , 而且形成的时间可能与地球形成的时间差不多 , 贝努小行星在形成以后就有着固定的运行路线 , 而且幸运的是几乎没有遭受到过其它天体的撞击 , 这也导致了贝努的构造比较松散且质地粗糙 , OSIRIS-REx探测器或许能采集到太阳系最原始的岩石样本 。
在2019年日本发射的“隼鸟2号”探测器登陆了另一颗名为“龙宫”的小行星 , 这颗小行星有着与贝努几乎相同的外形 , 同样是菱形的结构和岩石构成的冰冻天体 , 在探测器拍摄的图像中也可以看到“龙宫”小行星也是由各种碎石组成 , 科学家认为这些小行星携带有生命元素 ,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就是来自小行星的撞击 , 而且在太阳系边缘的柯伊伯带还有无数类似的天体 , 这些小天体在太阳系形成之初就存在了 。
【|科学家发现流浪小天体的结构很粗糙,却可能给地球带来生命!】
科学家认为只有采集到小行星上的岩石样本 , 才能证实这些小行星上是否存在构成生命的元素 , 那么就能证实地球上出现生命并非偶然 , 只是由许多类似贝努这样的小行星带来的 , 只是小行星上的生命元素又是来自哪里呢?
欢迎关注我的 , 这里将带给您一个全新的视角看世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