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结构 利用金字塔原理,实现结构化写作

【金字塔结构|利用金字塔原理,实现结构化写作】
金字塔结构 利用金字塔原理,实现结构化写作
文章图片

金字塔结构 利用金字塔原理,实现结构化写作
文章图片



在日常生活中 , 我们经常会发现 , 同样的内容 , 有的人讲起来拖泥带水、语无伦次 , 让人不知所云;有的人可能只是寥寥数语 , 就能让对方听得明白、看得真切 , 理解得清楚 。 这样的对比在职场中也普遍存在 。
对于同样的信息 , 不一样的表达方式所达到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 事实上 , 清晰表达的背后 , 有着强大的思维能力在支撑 。
思维能力包括很多方面 , 对于职场人士 , 结构化的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

一、结构化思维的特点结构化思维就是利用金字塔原理进行思考的过程 。 金字塔原理在许多书中都讲过 , 它是一项层次性、结构化的思考和沟通技术 , 可以用于结构化写作 。 它更多地关注于写作之前的思考过程 。
金字塔原理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金字塔原理以结论为导向 , 围绕结论进行推论 , 推论过程的议题和论述类似于金字塔形状 。
二是金字塔原理大量运用归纳法和与演绎法 , 用以加速推论的过程 。
三是金字塔原理解构过程就是梅切原则在写作过程中的运用 。
金字塔原理是以结果为导向进行论述和逻辑推理的过程 , 愈往金字塔上层其论述价值越高 。
根据归纳法与梅切原则可知 , 支持每一个结论的推论和各个子推论之间都保持着相互独立 , 完全穷尽的关系 , 往下的各个层次之间也同样满足相互独立 , 完全穷尽 。
运用金字塔原则 , 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搭建金字塔 。
2.在金字塔结构框架内列出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和主要内容 。
3. 撰写引人入胜的概要与要目 。

二、构建金字塔结构的四个标准结构思考力具有四个核心原则 , 即: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和逻辑递进 。 这四个原则也是构建金字塔结构的四个标准 。 我们也可以把它简化为“论、证、类、比”四个字 。
1.结论先行:可以简称为“论” , 强调的是一次表达一定要有清晰明确的结论 。 每一次表达只支持一个核心观点或中心思想 , 并且要把它放在开头的位置 , 用以统领整段文字的内容 。
2.以上统下:可以简称为“证” , 强调上下层级之间的论证关系 。 上一层结论是对下一层信息的概括和总结 , 下一层信息是对上一层结论的解释和说明 。 每一段文字都围绕着结论展开 , 是对结构的解释、说明和论述 。
3.归类分组:可以简称为“类” , 强调分类的重要性 。 具有相似性或相互关联的信息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 归为同一个逻辑范畴 。 归类分组要满足相互独立 , 完全穷尽 , 做到横向到边 , 纵向到底 。
4.逻辑递进:可以简称为“证” , 强调同一层次、同一组信息之间要进行比较 , 从而确定信息排列的顺序 。 一般来说 , 同一逻辑范畴的信息 , 必须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 。
结构思考力的四个原则分别体现了各个信息要素在纵、横两个方向上的关系 。 其中 , 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属于纵向 , 重点体现上下层级之间的关系;归类分组、逻辑递进属于横向 , 重点体现同一层次信息要素之间的关系 。
正是在这种纵横交错、相辅相成的四个原则指导下 , 我们才能构建起一种“立体化”的思维模式 , 在分析问题、沟通表达时 , 才能做到“横向”系统、全面、有条理 , “纵向”明确、清晰、有层次;才能实现面对问题能够想明白 , 传递信息能够说清楚;才能完成清晰高效的沟通、表达以及问题分析 。

三、结构和内容的关系利用结构思考力构建的金字塔结构 , 是一种类似于组织架构图的结构 , 其核心骨架看起来像一个金字塔 , 是一种能让内容更清晰、更符合逻辑的结构 。
位于金字塔最顶端的是我们想要表达内容的核心观点或思想 , 下面的各个层次是对这些核心观点或思想的解释、分析和论证 。
在解释、分析和论证过程中 , 要通过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展开 。 横向上从不同维度展开 , 以体现出广度;纵向上则是一层层地往下延伸 , 以展现出深度 。
如果我们在分析问题或表达沟通时 , 能够在大脑中快速构建起这样的结构 , 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一件事情想清楚 , 然后说明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