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苏州吴江“80后”科学家叶海峰让光束治病成为可能】
叶海峰(中)与同事 。
用一束光控制生命活动 , 不仅炫酷而且魔幻 , 随着合成生物学的精进 , 这种魔幻正在成为现实 。 由吴江“80后”科学家叶海峰领衔的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团队 , 采用光遗传学的治疗手段 , 研发出了新一代光控基因开关 , 让光束治病成为可能 。
1981年出生的叶海峰在松陵长大 , 初中和高中就读于松陵一中 , 2004年、2007年分别在宁波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获得本科和硕士学位;2012年7月获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 他目前担任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二级教授、博导、副院长 。
今年10月4日 , 叶海峰及其团队将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在国际顶刊《自然·生物技术》上 , 立即引起了国内外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 该成果目前已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和PCT专利 。
叶海峰告诉记者 , 近些年 , 科学家们构建出诸多光遗传学工具 , 已用于肿瘤和代谢疾病治疗等领域 。 尽管光遗传学工具已有所发展 , 但要让一束光来治病 , 仍要攻克许多难题 。 经过大概5年的努力 , 他领衔的团队研发出光遗传学工具——新型生命“光开关” , 被命名为REDMAP(“红图”) 。 只需几分钟的光诱导 , 即可激活胰岛素基因表达 , 起到降血糖作用 。
“我们筛选了很多版本 , 使用十余种基因调控的加强方法组合测试 , 优化了各种元件 , 做了上百个分子克隆进行优化 。 ”叶海峰回忆道 。
正是基于严苛的筛选和繁琐的优化 , “红图”系统植入的细胞 , 能够做到“秒回应” 。 在糖尿病小鼠和大鼠模型中 , 无需定时服用药物或注射胰岛素 , 每天仅需光照一分钟或五分钟便可实现小鼠和大鼠体内胰岛素的表达 , 从而精准控制实验动物的血糖稳态 。
叶海峰表示 , 未来他们团队将在光控基因编辑、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领域继续深入研究 。
“我们的研究能应用于代谢性疾病、肿瘤等多种疾病的精准治疗 。 ”叶海峰回忆说 , 其实是当时的高中生物老师周武伟让他对
推荐阅读
- 揭秘陶乐德事件:男子在拘留室离奇消失,难道平行时空真的存在?
- 青藏高原将停止增高,后果不可承受,我们却未感到危机
- 人类还会再进化吗?会进化成什么样子?
- 寻求气候变化的确定性:要多少才足够?
- 少见!今年十五的月亮,不是十六圆
- 科学家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寻找难以捉摸的基本粒子
- 为人类敲响警钟!57000年前的尸体重见天日,史前生物现身引发关注
- 地球果真出了大问题?火山爆发后出现神秘现象,科学家紧急发声
- 简述相对论发展史:从伽利略到引力波
- 重磅!英美科学家对奥密克戎病毒11个最新判断!对全球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