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 你本应该能看见它们


海南 你本应该能看见它们
文章图片

海南 你本应该能看见它们
文章图片

海南 你本应该能看见它们
文章图片

海南 你本应该能看见它们
文章图片


今年 , 一群“说走就走”的亚洲象 , 牵动了无数人的心 。
它们是原本栖息在云南西双版纳的一群野生亚洲象 , 却自2020年3月起一路北上 , 是迁徙的天性使然?还是生存空间遭受挤压?莫衷一是 。
但这场漫长的离家之旅 , 让人们注意到了这群栖息在同一片大地上的生灵 , 以及一种莫名的情愫:它们的家 , 到底在哪 。
我们似乎知道了云南象迁徙 , 才开始了解它们因何迁徙;我们目睹了白犀牛苏丹与孤独的乔治 , 才开始共情目睹种族灭绝的孤独;我们跟随着聚光灯与媒体的镜头 , 看向那些已无可挽回的帷幕落下 。
但 , 还有更多沉默的、生活在我们视野之外、并且就生活在同样一片土地上的生物 。 我们本应该看见它们 , 知道它们 , 了解它们 , 进而保护或善待它们 , 但却没有 。
我们本应做些什么 , 或许 , 就是现在 。
为了让民众与后人看见那些珍贵的野生生物 , 国家与从业者、爱心人士付出了长久的努力 。 看见中国 , 看见所有人的付出 , 才更能感受到影像背后的不易 。
【海南|你本应该能看见它们】地大物博的中国 , 生物多样性位列北半球第一 , 不仅兼具寒温带到热带的多种温度带 , 更有海洋、平原到高原的地形地貌 。 可与之不相称的 , 很多本土生物仅留下只言片语 , 连一张清晰的照片或影像都没有 。 公众对斑马、长颈鹿、河马、北极熊等外国生物的了解 , 甚至远远超过中国本土生物 。
这背后的严峻事实是 , 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 参与保护自然的力量与其物种丰富度是很不匹配的 。 很多人可能难以想象 , 保护自然并不是多骑一天车 , 或是少用一个塑料袋那么简单 , 尤其是在中国 。 真正的自然保护 , 是为了修复人类对自然界造成的破坏 , 维护生态圈的平衡 , 让这些生物尽量保持在人类威胁之前的状态 , 而非在其将近灭绝时才想力挽狂澜 。
从地理环境上看 , 中国三分之二都是山区 , 相比其他平原国家 , 自然保护在客观条件上难度更高 , 物种也更难被发现和记录 。 自然保护者在野外常常身处于严酷的环境 , 从沙漠、高原到寒冷地区 , 大自然的威胁往往无法预料 , 即便准备妥当 , 拍摄和调查任务也时常面临极大的挑战 。
从保护投入看 , 本土生物保护任重道远 。 国外较早地形成了系统的保护体系与研究方法 , 并积累了大量的影像素材 , 而国内观众耳熟能详的《动物世界》 , 不少是来自国外的野生纪录影像 。 这也间接形成了很多国人认识斑马、长颈鹿 , 但却对本土生物鲜有了解的尴尬处境 。
有幸的是 , 即便存在诸多客观限制 ,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 中国自然保护区从无到有 。 这些自然保护区的形成对保护本土珍稀野生生物、珍贵的自然遗迹和景观 , 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 尤其是最近十年 , 中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 无论是面积还是数量都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 。
行业从业者也克服了困难 , 近年来陆续迎来一些突破性的尝试 。 以自然摄影为例 , 与英美等媒体完全市场化的国家相比 , 在中国 , 靠卖摄影作品给媒体或图片库很难维持职业摄影师的生存 。 同时 , 因为拍摄野生生物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 高昂的野外费用和拍摄设备 , 这也导致愿意投入足够金钱和时间去野外拍摄的自然摄影师少之又少 。
从业者徐健曾坦言 , 自然摄影师中 , 可能99.99%的人还是业余爱好者 , 全职占比非常少 。 早在2008年 , 徐健就开始了中国自然摄影师市场化道路的探索 , 希望记录中国自然影像 , 增进公众对本土生物多样性的了解 , 又能让中国职业自然摄影师体面地生存 。 多年来 , 他创立的机构IBE(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收获了中国鲜有拍到的三种虹雉等大量珍贵的野生生物影像资料 , 同时基本能够维持日常的运营和项目运作 , 给每位参与的摄影师提供酬劳 , 但力量仍十分有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