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场费|要不要跟网民走?
文章插图
今天看了《脱口秀大会》第四季决赛的呼兰选段,颇有一番感触。
呼兰讲了自己被造谣天价片酬的事情,由于一些以讹传讹的现象太过奇葩,让这位脱口秀演员直呼“天降素材”。
呼兰很勇敢,也很纯粹,他还愿意把这些当做段子公开讲出来。
呼兰在表演中,弹幕上一直在飘着“高级”,这几乎是呼兰每次表演都会出现的场景。和“高级”一起浮现的弹幕里,往往还有“太讽刺了”“内涵了”等。
呼兰的段子之所以被一些观众说“高级”,是因为它不仅使人发笑,还让人感同身受,甚至引人思考。
呼兰表演完后,在领笑员点评环节,每个坐在拍灯椅子上的人,都对呼兰给出了很高的评价,甚至还包括没有拍灯的谢娜。以至于有观众怀疑,谢娜到底有没有真正听懂呼兰在说什么。
唯有李诞最后劝告了呼兰一句:杀君马者道旁儿。
文章插图
是的,像呼兰这样的段子,好笑是好笑,听得懂的人也是真心喜欢,但这只是《脱口秀大会》的舞台。如果是面向广大网民,就具有一定的门槛了。
一旦你被置于一个更庞大的舞台,被放到了没有圈层壁垒的社交媒体上,比如微博或者B站,观众群体变了,评判标准和风向也就可能变了。在《脱口秀大会》舞台你是90分的人,到了那里可能就是负90分的。
艺人一旦出圈了,就要接受所有拥有键盘的人的审视,甚至是一种严格面试:你究竟符不符合完美艺人的标准,你代表的究竟是不是主流的价值观。
比如,我随便想到的一些攻击呼兰的突破口:听说去夜店蹦过迪?听说你还混说唱圈?你还去美国接受了教育?看起来就不是个好人!
当然,很多时候,他们连这些刁钻的角度都是不需要的。比如呼兰在他的所谓“天价出场费”谣言中就提到,有人看了自媒体文章里配的图,就说他不是个好人,关键是还配成了李诞的图。
由此也可见,有些网民判断一个人的好坏,只看长相已经算认真的了。他们其实也根本不在意你长得怎么样,因为你无论长成一副什么模样,都可以说不是个好人。这也有一种很纯粹的先入为主。
我也曾一再怀疑,80%的网友看新闻其实是只看标题的,然后就是开喷。他们输出的时间和精力,是远远多于充电的。
文章插图
呼兰讲到一个段子,它太像真相了,估计也就是个事实:有网友看到呼兰几百万出场费的谣言,下意识就一句:赶紧抓起来,查一查!
呼兰对此表示诧异,但正如他在表演中也提到,在“网友断案,人均死刑”的氛围里,他已经被温柔以待了。
其实,不止是呼兰,当下如日中天的《脱口秀大会》《吐槽大会》等综艺,很多出圈的艺人都在面临这一问题:要不要跟网民走?
再确切一点说,每个出圈的艺人,其实都面临一个问题:要不要跟网民走?
事实上,如果你想平稳地走下去,你就必须得熟悉他们的价值观,明晰他们的思考方式,按照他们所希望的那样活成一个完美艺人。
你要是还想耍耍个性,说点或做点与众不同的东西,那么你就犯了大忌,稍不留神就可能成为消失的艺人。
在这方面,《奇葩说》已经提供了不少前车之鉴。
观人随笔
【 出场费|要不要跟网民走?】读书写字文史哲思
推荐阅读
- 看来谢娜在湖南卫视应该没节目给她了,要不怎么跑到上海卫视了
- 为什么胡歌从来不参加综艺节目?一个亿的出场费都被他淡然拒绝
- 要不是烧饼和孟鹤堂落泪,周九良这次肯定要被“骂”了
- 《小敏家》结局:要不是周迅演技硬撑,黄磊设计的结尾会彻底烂尾
- 陈小春签约直播带货,4场仅挣5000元,退41万元出场费
- 秦霄贤调侃白鹿:《跑男》谁出场费最高?白鹿的回答引全场大笑
- 《五哈2》要不是王征宇录制的太隐秘,估计官微9月11日都被刷屏了
- 要不是邓超有底线,刘昊然怕是要被骂上热搜了
- 要不是严屹宽的“自爆”,陈立农这次怕是要被骂上热搜了
- 这么无聊的发明都能上电视,脑子要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