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 艾滋病有望被治愈?


基因 艾滋病有望被治愈?
文章图片

基因 艾滋病有望被治愈?


【基因|艾滋病有望被治愈?】总结:可以了解艾滋病有阻断针 。 CPT31是一种强有力的候选治疗方案 , 同时也可作为一种针对多种HIV分离株的联合治疗的组成部分 。
近期一篇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新论文发现了一种能够抑制病毒复制 , 并使其长期处于休眠状态的化学物质 。
“目前 ,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阻止了健康人体细胞被病毒感染 。 ”Yiyang Lu博士说 , ”由于病毒库的存在 , 给治疗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 因为病毒可以在任何时候开始复制 。 因此 , 患者必须终生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 以防止病毒反弹 。 ”
到目前为止 , 有两种类型的药物治疗策略
第一种方法的问题在于总有一些潜在的病毒库不能被消灭 。 因此研究人员试图通过第二种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 然而目前发现的可用药物并不多 。
由于病毒从潜伏期进行转变是随机发生的 , 因此测量病毒复制过程中基因表达的波动能够获得相较于平均基因表达结果更大的覆盖面 。 ”商业化药物筛选通常着眼于平均基因表达量 。 相反 , 我们使用了一种药物筛选技术来观察基因表达的波动 。 通过我们的筛选 , 可以找到更多可能被忽略的化合物 。 ”Lu博士说 。
Roy Dar教授说:“我们实施了一种时间序列药物筛选方法 , 这种方法在其他实验室不太常用 。 ”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被病毒感染的T细胞群 , 它是HIV病毒的宿主 。 他们每隔15分钟对这些细胞进行48小时成像 , 并测试了1800多种化合物 。 他们通过观察噪声图来确定哪些药物可以调节基因的表达 。
利用这一筛选方法 , 他们发现了五种新的能够促进HIV病毒进入潜伏期的化合物 。 他们目前正在研究这五种新药是如何抑制病毒再激活的 。 ”Dar教授说:“我们希望测试这些药物在宿主细胞其他基因方面是否有脱靶效应 。 并且希望在HIV患者样本中进行测试 , 看看这些药物是否能抑制其中的HIV病毒 。 ”
据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艾滋病年报数据统计 , 全球有3790多万人感染HIV , 新进感染患者170多万 , HIV相关死亡达80多万例 。 非洲感染总数最高 , 达2570多万 。 其次为东南亚和美国 , 分别为380万和350万 。
ART治疗覆盖率
抗病毒治疗有两大特点:一是要联合用药 , 二是要终身用药 。 抗病毒治疗可以很好地抑制艾滋病病毒的发展 , 但还不能彻底根除 。 目前 , 抗病毒治疗取得的两大成就一是把艾滋病从绝症变成了慢性病 , 患者只要坚持用药而且不产生耐药性 , 就可以健康地生活;二是可以把患者体内的艾滋病病毒降低到很低的水平、 变成“可制可防的慢性病” 。 此外 , 在发生了高危性行为之后 , 艾滋病阻断药用来防止HIV病毒扩散 。
阻断药是指暴露后预防病毒感染的药物(Post Exposure Prophylaxis) , 在72h内正确服用阻断药 , 艾滋病阻断失败率大概为5/1000左右 。 这种艾滋病毒阻断的方法挽救了很多人 , 对HIV病毒的控制起了很大的作用 。
尽管cART治疗方法持续改进 , 但仍然很昂贵 , 且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 , 对患者的依从性要求也比较高 。 HIV-1的高突变率也导致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耐药性迅速发展 。 HIV治疗一直渴望出现一种新的 , 成本效益高的治疗方案 。 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 , 也是终结艾滋病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然而 , 艾滋病疫苗的研发充满挑战和坎坷 , 至今仍无有效的艾滋病疫苗问世 。
近日 , 有研究报道 , 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一种长效可注射的药物CPT31 , 可以阻止艾滋病病毒进入细胞 。 研究者称这种新药可能会为HIV感染患者提供长期保护 , 且副作用更少 。 目前 , 这种药物已经在非人灵长类动物身上进行了测试 , 结果表明其可能补充或取代目前用于预防或治疗HIV的“鸡尾酒疗法”的药物治疗方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