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龟 假少将董大维:15年行骗300多万,因入戏太深而被捕,下场如何?( 二 )


这样的工作往往跟在老家种地一样 , 又脏又累 , 董大维没坚持多久又受不了了 。 他在工地干活期间 , 跟那些同样没什么文化的工友们混熟了 , 还学会了抽烟 , 生活开支变大 , 但每月工资不变 。
董大维常常是这个月工资刚发下来 , 眨眼间就花光了 , 辛辛苦苦工作了两年 , 一分钱存款都没存住 。
此时董大维已经不是过去不懂事的小孩子思维了 , 他意识到了生活的不容易 , 迫切地想要找个来钱快的工作 。 心中存了这样的想法 , 董大维经常往招工的地方跑 , 但他能找到的依然是需要死命卖力气的工作 。
而有一天 , 就在董大维有些不耐烦的时候 , 有个人找上了他 。 对方的口音跟他一模一样 , 两人攀谈了几句 , 董大维发现对方还是他老乡 。
老乡见老乡 , 两眼泪汪汪 。 董大维一下拉近了与对方的距离 , 跟对方抱怨了几句找工作麻烦的事 , 就听对方问他:“想不想找个简单轻松 , 来钱还快的工作?”
赚钱心切的董大维毫无怀疑 , 跟着这个老乡就走 , 结果没想到他们在一家工厂前停了下来 。 这个工厂太破烂了 , 已经完全看不出以前是做什么用的了 。 董大维走进去 , 看着这破败的模样 , 心中产生了几分怀疑 , 接着就听到了工厂大门重重锁上的声音 。
工厂四面八方涌来了一堆人群 , 董大维意识到不妙 , 转身就想跑 , 但是很快就被围上来的人按倒在地 。 原来这群人是搞传销的 , 那个老乡欺骗了他 , 此时董大维想跑已经来不及了 , 被迫留在这所工厂里听这里的老师讲课洗脑 。
传销组织
同样是听课 , 这次董大维非但没有感到厌烦 , 反而渐渐听得产生了兴趣 。 传销课老师们所描述的宏伟蓝图 , 正好戳中了董大维想要赚钱的内心 , 他越听越专注 , 后来不仅成了忠实信徒 , 还跟着讲师锻炼出了口才 。
不过这处传销窝点很快就被当地警察取缔了 , 董大维被强行送回了家乡 。
这件事成了董大维的人生污点 , 他发现所有人都不用正眼瞧他 , 就连家里人看到他也整日唉声叹气 。 董大维本来不愿意在家乡待着 , 这下子更坐不住了 , 再次离开老家去县城里谋生 。
摇身一变董大维换了好几份工作 , 都是很底层 , 也赚不到什么钱的工作 , 浑浑噩噩地生活了很多年 。 直到1998年 , 他在酒店当服务员的时候 , 偶然听到几个客人在说军校的事 。
军校 , 一听就感觉是离他很遥远的存在 。 董大维其实也曾向往过军人的生活 , 但是一直没能如愿 。 董大维忍不住继续往下听客人说了很久 。
渐渐地 , 一个大胆的计划出现在他脑海中 。
此时 , 董大维已经年过四十 , 却因为赚不到钱 , 始终没有成家 。 赚钱与出人头地 , 就是董大维最想做的事 。
他利用自己在底层摸爬滚打的经验 , 从犄角旮旯找到了能做假证件的人 , 为自己置办了一套军队大校的证件 , 以及配套的军装 , 摇身一变 , 对外自称是军人 。
但是光有证件和军装还不够 , 董大维光从气质看就不像是军人 , 根本没人相信他 。 他没气馁 , 不厌其烦地模仿着真正的军人做派和气质 , 与此同时寻找志同道合的人 。
在2003年 , 董大维花光所有积蓄 , 与几个朋友一起在北京密云成立了一家军威建投资有限公司 , 对外宣称是皮包公司 , 董大维担任董事长一职 , 由此大摇大摆地开始了自己的行骗之路 。
他自称自己是“北京军区干部部办公室的政委” , 不断请人吃饭 , 交朋友 , 一点一点扩大自己的交际圈 。
董大维真就磨练出了一身军人的气度 , 不管到了什么场合都不会露怯 , 仿佛真是什么见识过大风大浪的政委 。 相信他身份的人越来越多 , 渐渐地开始有人反过来请董大维吃饭 , 主动与他结交 。
他见圈子扩张得差不多了 , 于是开始在请客吃饭时 , 有意无意地提起“提干”和军校名额的事 , 不动声色地向这些有钱人暗示自己有门路 。
但等到真的有人试着想求董大维帮忙办实事时 , 董大维却又一反常态 , 不是矢口否认 , 就是干脆拒绝 。 由于演技出色 , 他这番“欲擒故纵”的姿态 , 非但没有让人起疑心 , 反而让想向他求助的人变多了 。
董大维见时机成熟 , 便假装松口 , 答应留几个军校的名额分给来求助的人 。 他一次性帮助六个孩子成功入读了军校 , 这让那些孩子和家长都欣喜若狂 , 对董大维感恩戴德 , 也将他能办事的名气传播出去 。
而这些家长并不清楚的是 , 其实就算没有董大维 , 他们的孩子也能获得入读军校的名额 。 因为董大维帮他们找到的 , 其实是委培生名额 , 能跟通过统招入学的学生一起接受教育 , 只是毕业后不会分配军籍 , 也不可能安排工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