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到这个标本的第一印象 , 你觉得它是属于哪个类群?它属于直翅目的种类 , 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蚂蚱 。 这是我们云南有代表性的物种 , 也是蚂蚱中体型最大的一个种类 。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期间 , 云县漫湾镇昔宜村水坝头组组长熊紫春带着他制作的昆虫标本来到了昆明云纺博物馆 , 向大家展示昆虫世界里 , 临沧的生物多样性之美 。
在昆明云纺博物馆内 , 熊紫春给前来参观的市民讲述他与这些昆虫的故事 , 讲述自己的家乡 , 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 , 让更多的人认识临沧 , 认识漫湾镇昔宜村水坝头村 。
2013年从云南省农大植物保护学院毕业后 , 熊紫春回到老家水坝头村 。 结合自己的专业所长和家乡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 , 熊紫春用8年时间亲手制作昆虫标本上千个 , 包括甲虫、蝴蝶、蜻蜓等生活在临沧境内的昆虫 , 在一个个展示框内 , 最多的收集了几十个昆虫标本 。
“目前 , 我对临沧本地的昆虫已经收集了近15个目 , 共3000多种 , 然后做成标本 , 有记录的保存的是有1000多种 , 发现新种15个 。 ”通过8年的研究 , 熊紫春取得了很多成果 , 发现了很多新的昆虫物种 。
长期的研究 , 熊紫春还观测到了国家二级保护的两种昆虫 ,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格彩长臂金龟 。 熊紫春说:“这些临沧特有的物种 , 证明临沧拥有良好生态 , 我想通过标本的展示 , 让大家认识昆虫 , 然后更好地去关注自然 , 关注环保 。 ”
【冠状病毒|熊紫春:遇见生物多样性之美】“我还会继续从事昆虫研究 , 制作更多更漂亮的昆虫标本 , 发现更多的昆虫物种 , 用自己的力量 , 为临沧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开发 , 为自己的家乡发展注入新动力 。 ”对今后的研究和发展 , 熊紫春也有着自己的打算 , “我将更注重科普教育 , 建设乡村科普基地 ,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 , 助力乡村振兴 , 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开发 。 ”
【来源:临沧日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 , 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 , 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 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推荐阅读
- 桐柏山水帘洞内的孕妇尸骨是谁?桐柏县79年1.1杀人抛尸案侦破记
- 蝙蝠的始祖是谁?考古学家发现1.25亿年前化石,让人胆战心惊
- 用于低混合电流驱动发射装置的激光粉末床融合增材制造的GRCop-84结构的分辨率和几何限制 (1)
- 科学之谜:人类真的是地球上唯一拥有意识的生物吗?其他动物呢?
- 为什么猪不怕新冠病毒,也不会将其传染给其它动物?
- 宇宙是什么颜色的?最美宇航员王亚平揭秘,别被它的表面骗了
- 进化中的类比与同源的区别
- 假如欠了100万债务,让你去殡仪馆抬尸,一天1500元你会干吗?
- 狼也有天敌?母狼独自抚养8只幼崽,差点被猞猁吃光
- 人类从动物身上得到启发的5个重要工具,你知道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