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太空环境对人体有很大影响10月16日凌晨 , 我国的三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乘坐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入驻天宫空间站 , 展开了为期6个月的太空任务 。 这是我国第二批入驻空间站的航天员了 , 此前的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在空间站驻留了3个月 , 这一次翻了一倍 。
(图片说明:从左到右依次是叶光富 , 翟志刚和王亚平)
执行太空任务是一件非常艰苦的工作 , 因为太空中有太多的未知 。 虽然我们可以通过严谨的工作避免航天事故 , 但太空环境给人类带来的影响还有很多 。 比如可怕的辐射 , 也有可能给航天员带来伤害 。 还有太空中的低重力环境 , 也会改变航天员的身体 。
更可怕的是 , 关于低重力对人体的影响 , 直到今天我们也不敢说有多么深入的了解 。 毕竟国际空间站建设才20多年 , 我国空间站更是刚刚进入验证阶段 , 所以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数据才能了解 。 最近 , 科学家们又发现了一个新的影响 , 那就是长期的太空任务或将影响人类的大脑 。
对大脑的影响
(图片说明:太空任务或将影响航天员的大脑)
研究人员对5名曾在国际空间站上执行过长期任务的(平均169天)宇航员进行了血样分析 , 结果发现 , 有几种物质的浓度在他们体内有所提升 , 其中三种会导致大脑损伤的物质引起了他们的关注 , 分别是神经丝光(NFL)、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β-淀粉样蛋白Aβ40 。
其中 , NFL通常是神经细胞受损的产物、GFAP在阿尔兹海默病以及抑郁症等脑部疾病发作时也都有浓度的提升、β-淀粉样蛋白Aβ40的水平也会在阿尔兹海默病中有所提升 。 所以说 , 宇航员体内这些物质浓度的提升 , 绝对不是个好消息 。
(图片说明:GFAP)
瑞典哥德堡大学的神经科学家Henrik Zetterberg表示:“这是血液测试中首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脑细胞会在太空飞行后遭受损伤 , 如果未来太空旅行越来越多 , 那就要对此进一步探索并做好预防 。 ”
至于宇航员的大脑到底会受到何种程度的损害 , 目前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 但问题已经足以引起我们的警惕了 。
那么 , 除了大脑之外 , 人体还会在哪些方面受到太空环境的影响呢?
骨骼和肌肉
相信前不久关于我国航天员在空间站锻炼身体的消息 , 很多人都看到了 。 其实这种锻炼并不是为了变得更强壮 , 而是为了防止自己变弱 。 因为在太空中 , 如果不积极锻炼身体 , 身体就要“废掉”了 。
在地面上 , 我们需要对抗地心引力 , 虽然意识上没有感受到 , 但我们的骨骼和肌肉会保持自己的强度 。 然而 , 它们似乎喜欢“偷懒” , 到了太空的微重力环境下 , 没有地心引力的“督促” , 它们就会开始流失 。
对于早期的航天任务来说 , 每次上太空只有几个小时或者几天 , 还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 随着空间站的建设 , 国内外的航天员都要在轨驻留几十甚至几百天 , 这样的影响就非常严重了 。 为了保持自己的身体素质 , 他们不得不在太空中坚持训练 , 维持骨骼和肌肉的强度 。
太空双胞胎为了更好地了解太空对人体的影响 , 科学家们甚至想出了一种绝佳的研究对象 , 那就是同卵双胞胎 。 同卵双胞胎之间的基因是完全一样的 , 几乎可以看作是一个人 。 所以 , 只要把其中一个人送上太空 , 然后在长期驻留后对比两个人的身体差异 , 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太空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
2015年 , 美国的一对双胞胎接受了这个任务 , Scott Kelly前往国际空间站展开了为期一年的任务 , 他的兄弟Scott Kelly则被留在了地面作为对照 。 2016年 , Scott回到了地面 , 美国宇航局联合了12所高校的80多名科学家 , 从生化水平、认知能力、表观遗传学、基因表达、微生物组、代谢能力、免疫系统等许多方面对兄弟二人进行了对比分析 。
推荐阅读
- 揭秘陶乐德事件:男子在拘留室离奇消失,难道平行时空真的存在?
- 青藏高原将停止增高,后果不可承受,我们却未感到危机
- 寻求气候变化的确定性:要多少才足够?
- 少见!今年十五的月亮,不是十六圆
- 科学家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寻找难以捉摸的基本粒子
- 地球的岩石,和月球的岩石有相同之处吗?
- ?了解更多关于俘获离子量子计算的详细信息
- 地球果真出了大问题?火山爆发后出现神秘现象,科学家紧急发声
- 简述相对论发展史:从伽利略到引力波
- 重磅!英美科学家对奥密克戎病毒11个最新判断!对全球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