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的地图



史前的地图

文章图片

史前的地图

文章图片

史前的地图

文章图片

史前的地图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我是放开思维 , 和大家一起谈天说地 , 了解地球的另一面 。 我们今天的故事是一个史前地图 。
故事是起源于一封信 , 准确地讲是一封回信 。 1960年7月份 , 美国温泉学院(Keene College)的教授 , 查尔斯.哈普古德(Charles H.Hapgood)收到了一封回信 。 寄信人是美国空军地质勘察队的指挥官敖米尔(Harold.Ohlmeyer) 。 他信上说:你说的雷斯地图我们已经查阅过了
这个地图下部的海岸线 。 与1949年英国-瑞典联合南极远征队所探测到的
南极洲的海南线非常吻合 , 那这里所说的雷斯地图又是一个什么东西呢?
它是一个叫皮尔雷斯的人所绘制的 , 只不过这个人并不是现代人 , 他是生活在16世纪前期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海军上将 , 他参加过很多次海战 , 对地中海的地形非常熟悉
他也是一位绘制地图的高手 。
上面提到的美国空军地质勘察队所证实的地图 , 是皮尔雷斯在1513年绘制的 。 那个时代的大航海还只是刚刚萌芽 。 葡萄牙人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是1519年 , 所以这张地图的绘制时间还早于环球航行 , 全球的海域对于人类来说是相当陌生的 。 但是这张1513年的地图卻奇迹般的准确地反映出了 , 今天还在数百米 , 甚至上千米冰层以下的南极洲海岸线 。 这不是相当的神奇吗?那么请问南极洲是在什么时候发现的呢?它是1820年发现的 , 所以皮尔雷斯本人肯定没有到过南极 , 而南极冰层以下的地貌 , 是直到1958年才被勘测出来的 , 所以皮尔雷斯这张图只有一种解释 , 就是来自于更加古老的勘测资料 。 皮尔雷斯他自己在图上所做的说明是讲了 , 他是根据20多张古代地图绘制出这张图的 , 原图的很大一部分都遗失了
那现在保留下来的部分是显示出了非洲的西南海南线 , 南美洲的东南海岸线 , 这些地方都很清晰 , 没有太多的问题 。 但是最令人困惑的就是地图下部的一个地方 。
谁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谁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 它和现在地球上任何一段海岸线都不吻合 。 今天故事的主角哈普古德教授 , 就是一位研究古代地图的专家 , 同时他也是一位地质学家 , 提出了地壳移位理论 。 爱因斯坦还曾经给他的书写过序言 。 哈普古德经过研究 , 就认为这条未知的海岸线长得非常像 , 莫得皇后领地的玛莎公主海岸线 。
可是现在那里被厚度1600米的冰层覆盖的 , 所以他心里很没有底 , 就请教了美国空军地质勘察队 , 勘察队的指挥官给他回了信 , 也就是我们开头所提到的那封信 。 确认他确实和勘察队得知的冰层以下的南极海岸线相当吻合 , 肯定了哈普古德教授的想法 。 那这封信就像一颗炸弹 , 炸出了无数的疑问 。 如果这张雷斯地图所绘制的是南极洲冰封以前的地貌 , 而皮尔雷斯又不是这幅图的原作者 。 那么请问 , 它的原图是在什么时候绘制的?又是谁绘制的?要说到这件事情对我们现有的知识有多大的颠覆性 。 那我们就要提到 , 南极洲的冰川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当前学院派观点的主流认为是2300万年前 。
冰盖开始在南极大陆扩张 , 大约到了1500万年左右 , 南极洲基本上就被冰川所覆盖 , 形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个样子了 。 但是近期一些研究提出了非常大胆 , 不同的想法 , 研究者认为这个南极的冰封它不是一次完成的 , 而是逐步逐步完成的 , 至于达到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个样子 , 最后可能是到6000-7000年前才能完成的 。
这就和今天非常接近了 , 而哈普古德教授认为南极洲原本不在现在的位置 , 而是更靠北大约3600公里更加温暖的地方 , 是由于地壳的移位才到了今天的位置
爱因斯坦是认为南极洲的地壳移位 , 是由于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 , 还有冰川沉积的不均匀作用导致的 , 换句话说 , 就是南极大陆它越移动到接近地球的南端
它也就越接近被冰封的状态 。 至于说这个漂移的过程是每年几米 , 几十厘米 , 还是在极短时间内 , 被一种我们还不知道的强大力量 , 给推倒现在的位置上的呢?那这里主要介绍一种理论叫做:地壳的快速移动理论 。 哈普古德教授认为地壳是存在着快速移动的可能的 , 他的理论不叫做我们熟悉的那个板块漂移 , 那种漂移速度与人类的感官来说是极其迟缓的 , 他的理论叫做地壳移位 。 他把地壳比如成一个橘子皮包裹着地球内部的结构 。 大家可以想一想橘子皮和果肉 , 之间并不是完全附着的关系 , 而是通过一些白色纤维相联系的 , 而这些纤维外力足够大 , 一般是可以把它掰断的 , 所以这个橘子皮和果肉才可以分离 , 那么这个橘子皮也就是地壳在长时间地球自转离心力的作用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