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有人认为现在科技进步缓慢 , 缺乏牛顿时期那种根本性的突破 。 摩尔定律都快走到尽头了 。 就好像地球科技被三体人“质子锁死”一样
科技发展是否进入瓶颈 , 其实你可以观察一下近一二十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就知道了 。 诺贝尔奖反应的是几十年前的人类前沿科技成就 , 也就是上世纪70、80、90年代的科技成果 。
列举我记得的几个:华裔学者高琨发明光纤 , 拿下物理学奖;前些年有个人发明了三色LED还是什么 , 拿下诺奖 。 现在拿奖的更像是发明家、工程师 , 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理论物理学家 。
今年2021年的诺奖更离谱 , 几个气候学家 , 对地球气候历史数据做了个物理建模 , 量化可变性并“可靠地”预测全球变暖 , 就拿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
这更像是社会科学的项目 , 由社会学家、统计学家、大数据专家、碳排放信徒来做 , 而不是传统物理学的研究领域 。
下面我举几个例子:
古代伽利略利用经验观察、实证研究、数学推导 , 提出了“日心说” , 从根本上否定了之前盛行的、被教会学者支持的“地心说” 。 伽利略以及后来的追随者们形成了新的学术共同体 , 用新的宇宙观范式 , 取代了教会的宇宙观范式 。
一次范式革命完成了 。
而近代 , 牛顿构建、整合了经典力学范式 , 包括匀速直线运动、质点、速度、加速度、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基本概念和公式 。
无数学者在此基础上做一些修修补补 , 实证检验 , 理论填充 , 使得近代物理学大繁荣 , 为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技术进步提供了理论支撑 。
阿波罗8号从月球返航的途中 , 当地面控制中心问及“是谁在驾驶”的时候 , 指令长才会这样回答:“我想现在是牛顿在驾驶 。 ”
牛顿力学作为基石的“绝对空间、绝对时间”被打破 , 爱因斯坦提出所有时间和空间都是和运动的物体联系在一起的 , 都只有属于这个参照系和坐标系的空间和时间 。
牛顿定义的经典力学范式成为特殊参照系下的特殊情形 , 被包含在了爱因斯坦定义的新范式中 。 爱因斯坦的的猜想最终被无数的实证研究证明是正确的(至少在人类现有科技水平认知下是正确的的) 。
又一次范式革命完成了 。
①经典范式在很长一段时间保持不变 , 处于这一范式中的学术共同体做的只是修修补补、添砖加瓦的工作 。 地基已经打下 , 决定了经典范式这座科学大厦的上限 。
②后来有天才领军人物出现 , 否定了经典范式的前提和框架 , 跳出这一体系构建全新的解释 , 并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一范式 , 不断建设 , 不断起高楼 , 和经典范式竞争 。
③最终当新的范式经过竞争 , 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 成为主流后 , 新的范式就取代了旧的范式 , 科学研究就步入了一个新的循环 。 旧范式或者被消灭成为历史 , 或者在局部限定条件下适用 , 偏安一隅 。
范式革命的路线总结如下:
前范式科学(经过竞争而建立起范式)――常规科学(反常与危机使既有的范式发生动摇)――科学革命(经过竞争与选择而建立起新范式)――新常规科学 。
推荐阅读
- 简述相对论发展史:从伽利略到引力波
- 除了黑洞还有白洞?爱因斯坦:白洞是黑洞的反演,能穿梭时间
- 火星飞船的廉价选择:不锈钢打造宇宙飞船!
- 55年,开国女少将回家探亲,狠毒前夫知道其身份后,吓得瑟瑟发抖
- 50亿光年外,天文学家发现星系一分为二,爱因斯坦又对了?
- 平行宇宙理论是否支持回到过去?——霍金时间派对番外篇 原创
- 4维空间存在?德国数学家已证明,进入4维空间后人会变成什么?
- 我国将造新一代“观天神器”爱因斯坦探针,超强视力可让黑洞现形
- 三体人为什么搜索不到四光年距离的地球存在,还需叶文洁发信号?
- 爱因斯坦称人类只要掌握这种力,即可任意进入更高维度并改天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