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民族的女人没有一个寡妇,且每个男人有多个老婆可能是嫂子
古语云:“十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国古代社会中很多地方都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 。但总体而言,中原地区的差异虽然有些大,却能够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但是,中原地区和游牧地区的差别就犹如鸿沟,难于逾越 。
文章图片
事实上,中原地区的结合也是从秦朝以后才形成的,在春秋战国时代,各国之间虽然名义上都属于周天子的统治,但是,它们都有着各自独特的风俗习惯 。秦朝以后,各国统一成为了一个整体,全国开始有了统一的指导思想 。到了汉代以后,整个中原地区已经形成了以儒家和法家思想为主体的指导思想 。
文章图片
但是,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则截然不同,并且,游牧民族不论从婚姻还是生活方式都与中原截然不同 。今天我们主要来说一说他们的婚姻习俗 。
众所周知,在古代社会中,婚姻关乎种族存亡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人口就意味着一个国家的未来,而婚姻观念则决定了人口的多寡 。
文章图片
收继婚早在先秦时期便遭到人们指责,以后各朝均有法律规定废止 。在中原地区,儒家思想占据了主流,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原地区的婚姻观念越来越严格,女性的地位也越来越低,渐渐成为了男性的附庸 。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社会开始鼓励女性守寡,甚至,还提出了贞洁烈女的标准 。可以说,在这种残忍的观念下,很多女性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
【这个民族的女人没有一个寡妇,且每个男人有多个老婆可能是嫂子】
文章图片
但是,在民间,兄收弟妻、弟继兄妻相习成风,直至近代 。并且,在盛行买卖婚姻的社会中,贫者无力娶妻,故有鳏寡两相将就之事 。明、清法律禁止收继兄弟之妻,明朝法律规定,娶父、伯、叔寡妇者判斩首,娶寡兄嫂或弟媳者判绞死 。其实,民间实际上并不遵行 。
但是,在广袤的草原上,这种所谓的贞洁念并不存在 。
事实上,游牧部落的人伦观念与中原截然不同,《后汉书》中记载,羌人实行的是“收继婚”的制度 。其实,收继婚制又称为转房婚、西方又称为利未婚 。羌人可以把自己的后母娶为妻子,寡居的嫂子也可以成为妻子 。在这种观念下,羌人的国内几乎没有鳏寡,所以,他们的人口得到了迅速的增长!
文章图片
现代人很难理解这种婚姻观念,其实,这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发达、婚姻自由的年代 。儒家倡导的婚姻观念渐渐融入到了我们每个人的三观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妻后母、报寡嫂”的行为就成了一种悖逆人伦的行为 。但是,在人口稀少的羌人部落中,这种观念对于部落的发展意义更为重大 。
首先,羌人部落生活在苦寒之地,他们的生活条件本来就不如中原大地 。而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羌人的人口自然不可能大量繁衍 。然而,人口对于一个部落的生存来说又是极为重要的事情,所以,“妻后母、报寡嫂”的婚姻观念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羌人部落的主流思想 。
人必须要先保证生存的权利,然后,才能考虑其他事情 。这一现象在五胡十六国时期较为突出,如北齐等鲜卑人建立的政权中,皇帝宠幸先帝妃子的也有出现,这为当时的南朝汉族政权所诟病,但实际上这是当时少数民族政权的习俗 。
文章图片
其实,匈奴也是这样的婚姻观念,公元前68年,匈奴单于壶衍鞮去世,他的弟弟继承了王位 。在这样的情况下,先王的大部分权力都将被新的单于所继承 。新单于顺理成章的继承了王权之后,本也应该将自己寡嫂嫂子纳入帐中 。但是,新单于不知哪里抽了筋,竟然拒绝了嫂子 。
文章图片
本来对一个单于来说,寡嫂是否会被自己收入帐中无关紧要,但是,此时的情况有些特殊 。
新单于的嫂子年华正好,她并不愿意为壶衍鞮守寡,而且,匈奴也没有守寡的习惯 。所以,耐不住寂寞的嫂子勾引了匈奴的右贤王 。众所周知,右贤王和左贤王是匈奴单于的两大臂膀,新单于在继位之前就是左贤王 。最终,嫂子和右贤王的私通自然撼动了单于的王位 。
推荐阅读
- 它们的智商已经高到人类无法理解,即使还没有爬到食物链顶端!
- 揭秘陶乐德事件:男子在拘留室离奇消失,难道平行时空真的存在?
- “男孩失踪案”始末:七个孩子共同守护的死亡秘密,竟是弥天大谎
- 2008年安徽宿州一场兄弟争媳引发的人伦悲剧
- 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神奇分界线,两侧海水泾渭分明,难道是刻意安排
- 古今鸟类巨无霸的对比:恐鸟体型超过鸵鸟数倍,可惜死在了长矛下
- 关于鹦鹉螺的知识,造型可爱的‘活化石’
- 真的存在“布罗肯幽灵”吗?那个隐藏在云雾中的巨人,到底是谁?
- 研究证实:人类驯化对猫的进化产生重大影响,缩小猫的大脑
- 考古发现6000年前的“12吨粮食”,够“河姆渡人”吃好几年,却引出一段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