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鱼如何在汪洋大海中寻找心仪的对象?求偶这件事,动物比人会玩】大家好 , 又到了“涛哥瞎白话”时间 , 今天给大家唠点刺激的 。
寻找伴侣或配偶 , 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即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 , 男人成功配对女人的几率也小得可怜 。
假如你不是人类 , 而是一只海洋生物 , 没有相亲网站 , 没有婚恋中介 , 没有七大姑八大姨给你张罗对象 , 没有微信没有陌陌没有豆瓣没有贴吧之类的社交平台;
并且与海洋中的距离是上下纵深可达数千米的三维概念 , 即使是30多米一百多吨的蓝鲸 , 放在汪洋大海中 , 也不过微尘般渺小 , 更遑论你是一只磷虾甚至更小的浮游生物 , 那么对你来说 , 一个游泳池大小的水域就是一个太平洋 。
现在 , 你得靠自个儿在这浩瀚的蔚蓝中找到一只心仪的同类 , 并且成功与它结合繁衍后代 。
细思一下 , 是不是觉得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实际上 , 现存的所有海洋物种基本都能完成这样的使命——在求偶这件事情上 , 动物比人强多了 。
1
让我们从海洋中最不起眼的小不点开始谈将开去 。
下图是一种桡足类动物 , 你可以把它们理解成海洋中的跳蚤或小爬虫 。
从我们人类的角度来看 , 这玩意要找到对象 , 难度可太大了 , 主要原因有两个 , 第一、太小了 , 绝大多数桡足类也就米粒大小 , 有些甚至个头还不如一个铅笔尖 , 漫(单田芳式第四声)说是在无边无垠的大海 , 就算是在普通鱼缸内 , 如果两只桡足类动物随机运动 , 相遇的概率差不多1年能碰到1次 。
第二、桡足类的身体基本是透明的 , 1年遇到1次 , 水稍微浑浊些 , 眼一花 , 什么玩意过去了?算了不管了 。 这一句算了 , 就只能明年见了 。
但事实上 , 桡足类动物在海里足足有4000多种 , 是分布最为广泛的海洋生物之一 , 它肩负的可是供养所有小型鱼类的重任 , 若是在找对象生孩子这件事情上没两把刷子 , 桡足类是不可能有如今这等数量规模的 。
奥秘就在桡足类的“嗅觉”上 , 看到下图桡足类脑袋上那两根触角了么?
这对触角上面密布着纤毛 , 雄性桡足类可以通过这些纤毛来捕捉雌性经过时留下的信息素 , 最远监测距离超过100米!
要知道对于桡足类这等体长的动物来说 , 100米的绝对距离 , 它们得不吃不喝吭哧吭哧游至少5天 , 换成人类的概念 , 相当于一个北京朝阳区的男人 , 仅仅依靠空气中轻微的香水味 , 就能一路循香而行 , 最终找到了一个呆在南京夫子庙的心仪妹子 , 一问这香水还是5天前喷的 。
2
热恋中的男女总喜欢说 , 我能感受你的心跳 。
但还真有一种鱼能做到这一点 , 字面意义上的“感受心跳” , 这种鱼叫做黄貂鱼 。
扁扁的那位就是
这鱼在我们人类来看 , 也是属于很难找对象的主儿 , 主要原因是不出门 , 太宅了 。
黄貂鱼属于底层鱼类 , 除了晚上偶尔出来活动两下子 , 大部分时间里它们都将自己藏身在泥沙之中 。
黄貂鱼喜欢随便挖一坑把自己埋进去
这问题不就出现了么?那想搞对象了咋整?把海底的沙子都翻一遍?这不现实 。
别慌 , 黄貂鱼有一项称不上独门 , 但在我们人类看来非常哇塞的求偶技能——释放爱的电脉冲信号 。
其实大部分生物在身体活动时 , 都会释放这种信号 , 但黄貂鱼的电脉冲信号尤其强烈 , 而当雌性黄貂鱼发情时 , 更会将这种信号再次放大 , 以便雄性接收 。
这种信号包含的信息极其庞杂 , 理论上说我们人类是无法读译的 , 但从结果来看 , 雌性黄貂鱼的“心跳信号”至少包含两点——1、包含精准的地理位置 , 雄性能根据信号轻易地游到该雌鱼的沙坑上方 。 2、包含独一无二的“个鱼信息” , 若是100条雌鱼同时发出信号时 , 雄鱼能分辨出哪几条是心仪的 , 哪几条是看不上的 。
推荐阅读
- 揭秘陶乐德事件:男子在拘留室离奇消失,难道平行时空真的存在?
- 青藏高原将停止增高,后果不可承受,我们却未感到危机
- 寻求气候变化的确定性:要多少才足够?
- 少见!今年十五的月亮,不是十六圆
- 科学家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寻找难以捉摸的基本粒子
- 地球果真出了大问题?火山爆发后出现神秘现象,科学家紧急发声
- 简述相对论发展史:从伽利略到引力波
- 重磅!英美科学家对奥密克戎病毒11个最新判断!对全球意义重大!
- 15000年前海底金字塔被发现,科学家推测:中华文明前身是MU文明
- 人的气运竟然真的存在?科学家竟然已经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