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23.7亿元的“重组”并购迷局,一家上市公司被骗!



一场23.7亿元的“重组”并购迷局,一家上市公司被骗!

文章图片

一场23.7亿元的“重组”并购迷局,一家上市公司被骗!

文章图片

一场23.7亿元的“重组”并购迷局,一家上市公司被骗!

文章图片

一场23.7亿元的“重组”并购迷局,一家上市公司被骗!

文章图片

一场23.7亿元的“重组”并购迷局,一家上市公司被骗!

文章图片

一场23.7亿元的“重组”并购迷局,一家上市公司被骗!

文章图片

一场23.7亿元的“重组”并购迷局,一家上市公司被骗!

文章图片

一场23.7亿元的“重组”并购迷局,一家上市公司被骗!


四年前 , 一场23.7亿元的“重组”并购迷局 , 引发一地鸡毛 。 合同诈骗、违规担保、资金挪用、“抽屉协议” , 好不精彩 。 如今 , 这场戏俨然快要落下帷幕 。
2021年10月 , ST天山披露 , 公司当年收购的大象广告原老板陈德宏 , 因犯合同诈骗罪 , 被判无期 , 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
据判决结果显示 , 法院认为 , 被告大象广告及其法人陈德宏在重组交易中 , 涉嫌虚增银行存款、营业成本虚减、隐瞒担保及负债等事项 , 诱骗ST天山收购大象广告 , 以至ST天山遭受巨大损失 。
换句话说 , 一家上市公司在昔日的并购中被骗了!
一个是位于新疆的畜牧企业 , 一个是位于东莞的广告企业 , 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的两家企业 , 为何走到了一起呢?这就得追溯到2017年的一笔“重组”并购了 。
ST天山(天山生物)成立于2003年 , 是新疆一家传统畜牧养殖企业 。 成立之初 , 以育种业为主 。 2012年 , 天山生物登陆创业板 , 成为国内首家牛羊动物育种领域的上市公司 。 2014年 , 公司转型肉牛饲养领域 。
然而 , 畜牧养殖 , 回报周期长 , 增长慢 。 自2015年起 , 天山生物先后试图收购呼图壁县天山农业、禾牧阳光生态农业以扭转业绩颓势 , 结果却并不如人意 。
2015年、2016年 , 天山生物分别亏损4684万元和1.87亿元 。 以创业板当时的规定来说 , 倘若2017年继续亏损 , 那么留给天山生物的只剩下暂停上市这一条路 。
眼看着上市公司的壳子要保不住了 , 天山生物心生一计 , 并购 , 以优质资产进行重组 。
而彼时的大象广告 , 不仅是一家新三板挂牌的公众公司 , 还是户外广告服务行业的龙头 。 作为老板的陈德宏同多位投资人签下对赌协议 , 急需回笼资金 。 一个着急买 , 一个着急卖 , 双方是一拍即合 。
据天山生物公告 , 收购大象广告96.21%的股份 , 交易价格为23.73亿元 。 支付方式为定增1.16亿股股份合计17.96亿元 , 现金对价支付金额5.77亿元 。
根据重组预案 , 大象股份100%股权估值24.7亿元 , 相当于天山生物整个体量 。 且大象股份的营收、资产总额、资产净额等主要指标都超过天山生物 , 天山生物可谓花全部身家保壳 , 于是 , 这场“牛吞象”的收购案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 。
从表面看 , 交易完成后 , 双方达成共赢 。 天山生物控股东不变 , 只是在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增添户外广告业务 。 2017年 , 天山生物扭亏 , 成功保壳;而大象广告虽被收购 , 却实现了曲线上市 , 陈德宏还拿到了5.77亿元的现金 。
且因大象广告业务独立 , 外加陈德宏做出的业绩补偿承诺 , 天山生物委托陈德宏担任大象广告的CEO兼总经理 , 选举陈德宏任上市公司董事 。
但事情似乎并不像大家想的那样简单 。 仅从一组数据便能看出其中问题 , 大象股份2015年、2016年以及2017年1-6月的营收分别为4.03亿元、5.99亿元、2.78亿元;而同期的天山生物 , 营收分别为2.47亿元、3.75亿元、7970万元 。
大象股份这个优质资产 , 也太过优质了 。
果不其然 , 重组事宜完成仅3个月 , 大象广告就出事了 , 陈德宏更是被天山生物送进监狱 。
2018年8月 , 天山生物公告 , 陈德宏所持约3728万股公司股票被冻结 。 而陈德宏则表示 , 此次交易重组的现金对价 , 天山生物未能支付 。 以至于短期资金周转困难 , 5000万元个人借款未能如期清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