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圈因为迷雾剧场吵翻了( 二 )


在朱家 , 做生意上下几千万的朱文生 , 再能干 , 也对儿子的死无能为力 。 那可是他将来要继承家产的独儿 。 现在 , 一下被剜去了手脚 , 挣多少钱都没了意义 。
妻子邱文静 , 风光、美丽的富太太 , 每天在大别墅里唱唱戏 , 万事不愁 。 失去儿子令她丧失了理智 , 从警局闹到玄家 , 哭声震天 。
朱家夫妇 , 在以近乎蛮横不讲理的方式 , 发泄难以承受却不得不受的丧子之痛 。 痛苦逼得多体面、多高贵的人也发了疯 。
而这样的日子 ,19年以来 , 每一天都如阴霾笼罩在玄家不得消散 。 姐姐玄敏 , 多数时候温柔、贤惠 , 但无法生育 , 成了横亘在她心头的一把刀 。
以致于人都魔怔了 , 把生不出孩子归结为“玄珍的冤魂没有得到安息” 。 她以一种很傻又可怕的方式 , 宽慰着自己 , 也排解着失去妹妹和没有孩子的双重痛苦 。
哥哥玄梁看着也很魔怔 。 但他“魔”的心结在内疚 。 当年 , 因为搞对象错过了接玄珍放学 , 间接导致妹妹出事 。 从此接送上学是他过不去的坎儿 。
于是他在女儿念玫身上找补 。 尤其当念玫长到玄珍的年纪 , 长出了一张非常像玄珍的脸时 , 焦虑开始变本加厉 。 除了雷打不动接送女儿 , 为女儿打架、扯皮 , 过不安宁 。
不是玄梁不像个成年人 , 是那场变故彻底打乱了他的阵脚 。 过度保护女儿 , 好歹能让他的心里好受一些 。 玄家兄妹都以旁人理解不了的方式 , 疗愈着玄珍留给这个家的创伤后遗症 。
连带念玫也涉身其中 。 姑姑借口带她买口红 , 结果是去给玄珍烧纸 。 爸爸一刻不放松的死盯令她喘不过气 。 还有周围人不断在提醒 , “你和死去的玄珍长得一模一样 。 ”
花季少女无端要与一个死人捆绑在一起 , 可她做错了什么呢 。 哪怕是她的姑姑、爸爸又做错了什么呢 。 无辜的玄家就这么被悬案消耗 , 磨损 , 吞噬下犯人种下的恶果 。
用一家人19年难以愈合的伤口推进案情 , 再用案情探讨一段残缺的亲情 , 这是《八角亭谜雾》的一种敢 。 敢于挑战传统的悬疑剧观看视角 。
从“如何作案、为什么作案”这种基操 , 切换成了以受害人家庭作为观察对象 。 讲述他们的故事 , 呈现他们的内心 。 《八角亭谜雾》眼下最大的争议便是全员“神经” 。
可这不恰恰是这部剧的价值所在吗?房思琪曾经希望大家承认 , 人间有一些痛苦是不能和解的 , 有些痛苦是毁灭性的 。 还有我们所熟知的江歌妈妈 , 失去女儿是她终生不愈的伤口 。
两桩案件的内核 , 其实是两个家庭因为不寻常的意外而被迫走上的命运之路 , 每个人都因此而改变 。 或许他们心里那个窟窿怎么都填不上了 , 只能残破地活着 。
作为旁观者 , 怎么能轻飘飘地要求他们翻过那个坎 , 像正常人那样活呢?不轻视他们所遭受的创伤 , 正是《八角亭谜雾》对受害者家属的人文关怀 。
【我的朋友圈因为迷雾剧场吵翻了】这也是迷雾剧场一直以来的气质 , 不仅铺排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 更关注故事中的人何以为人 。 这种不回避痛苦 , 引领观众直视生命意外的创作 , 犹如一把利剑——迷雾剧场从来不搞温吞那套 , 它不怯于表现锋利 。
锋利的气质:用悬疑外壳包裹人与生活的迷雾剧场
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 在国产剧领域 , “XX剧场”的概念算不得新鲜 。 十年前的卫视早打出了这张牌 。 但真正胡了牌的 , 还是爱奇艺的迷雾剧场 。
2017年 , 《无证之罪》仿佛是爱奇艺向悬疑网剧发起的一次试水 , 水花巨大 。 之后同样爆了口碑的《破冰行动》、网剧《唐人街探案》一次次印证着 , 爱奇艺搞悬疑有点东西 。
而正式建立“迷雾剧场”这块招牌在去年 。 一开播便霸屏了整个夏天 。 第一炮《隐秘的角落》直接炸场 。 从爬山梗到剧本、演技包括BGM , 《隐秘的角落》成功破圈 。
这一破 , 直接奠定了迷雾剧场整体形象:悬疑的故事 , 人文的内核 。 而《隐秘的角落》制胜一步还是视角大胆又独到 。 以小孩子当主线 , 关注儿童的精神世界 , 不弱化 , 不轻视 , 这在固有的玩法里很不常见 。 新鲜还会玩 , 连演员张颂文拿到剧本都惊叹 , “主演是小孩 , 这很了不起 。 ”
新的东西玩转了 , 操作相对常态化的剧 , 迷雾剧场也大大亮了一手 。 严格讲 , 《沉默的真相》非常主旋律 , 江阳这个人物 , 非常伟光正 。 这比剑走偏锋难多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