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哥伦比亚有关部门估计 , 这次火山爆发使2万3千余人丧生 , 5干人受伤 , 5万余人无家可归 , 受灾人数达13万之多 , 经济损失高达数10亿美元 。 由于输水管道、输电线路、桥梁、公路、学校、医院以及其他公共设施被毁坏 , 火山附近的托利马省和卡尔达斯省十五座城镇的受灾面积达3万平方公里 , 约32万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 受灾地区是哥伦比亚重要的咖啡产地之一 。 当时正值咖啡豆的成熟季节 , 托利马省和卡尔达斯省灾区的咖啡园大面积遭到破坏 , 仅卡尔达斯省的咖啡减产就将损失3千万美元的外汇收入 。 哥伦比亚是世界第二大咖啡出口国 , 尽管哥伦比亚当局在受灾后马上指出火山灾害不会对该国的咖啡产量造成重大影响 , 但是纽约市场的咖啡价格还是大幅度上涨了 。
在这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 , 哥伦比亚举国上下 , 团结救灾 , 国际社会也纷纷尽力相助 。 火山爆发后不到十个小时内 , 欧洲、美洲、亚洲、非洲等的几十个国家便相继伸出了援助之手 。
哥伦比亚总统贝坦库尔在得知火山爆发的消息后 , 火速乘直升机飞往灾区视察并组织救灾工作 。 与此同时 , 由政府、红十字会和国民警卫队的代表组成的全国应急委员会组织了大规模的救灾工作 , 还专门成立了一个组织 , 以协调向灾区运送营救队医务人员和救灾物资的工作 。 全国有几万名军警、民防队员、红十字会会员、医生和护士以及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人员奔赴灾区 。
在阿梅罗镇附近的莱里达镇设立了救灾指挥中心 , 各种救灾物资源源不断运往这里 。 每天有七八十架直升机往返于莱里达和各个灾区之间 。
全国许多官方和民间组织以及成千上万的市民向灾区捐赠食品、帐篷、药品、现金、甚至家具 。 在首都波哥大 , 红十字会办公大楼外面排起了长长的义务献血者的队伍 , 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 , 红十字会便将采集的4732升血浆送到灾区 。 市民们自发地建起了两个较大的食物、毯子、药品和衣物收集站 , 募集救灾物资 。 几天后 , 一支3百余辆卡车的车队满载着数千吨的物资驶往距首都2百余公里的重灾区托利马省 。 旅居美国迈阿密的约12万余名哥伦比亚侨民也纷纷解囊相助 。 在得知鲁伊斯火山爆发消息的几个小时后 , 哥伦比亚驻迈阿密领事馆就收到了侨民的大量捐赠物品 , 并立即派出一架哥伦比亚航空公司的波音727飞机满载侨民们捐献的医疗用品从迈阿密国际机场起飞 , 飞往波哥大 。
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和当届联大主席德皮涅斯14日要求联合国机构和各成员国向哥伦比亚提供紧急援助 。 德奎利亚尔向贝坦库尔总统表示 , 联合国将全力参加哥伦比亚救灾工作 。
在欧洲 , “无国界医生”组织14日宣布 , 由两名医生和一名护士组成的第一个救护小组于当晚启程赴哥伦比亚 。 欧洲经济共同体也宣布将向哥伦比亚提供40万美元的援助 。 欧洲红十字会在全欧洲开展了筹集赠款活动 , 几天之内便筹集了1百余万美元 。 此外 , 荷兰、英国、意大利等国政府都向哥伦比亚灾区送去了灾民急需的物品 。
与哥伦比亚同在一个大陆的拉丁美洲各国作出了最快的反应 。 它们的政府首脑纷纷向哥政府发出了慰问电 , 或打电话给贝坦库尔总统表示慰问 , 并火速将救灾物资送到了哥伦比亚 。 在短短的一个星期内 , 来自国内和国外的援助和捐款高达数千万美元 , 救灾物资也源源不断地从四面八方送到灾区 。 总共有40多个国家和近20个国际组织参加了哥伦比亚的救灾活动 。
救灾工作在全世界的关注下紧张地进行着 。 然而营救灾民的工作却困难重重 , 进展缓慢 。 由于火山还在不断地喷发着岩浆和灰尘 , 救灾工作严重受阻 。 泥石流冲毁了公路和桥梁 , 使救灾物资无法进入灾区 。 恶劣的天气和弥漫的火山灰使直升机无法飞临受灾最严重的阿梅罗镇上空 。 十几米厚的泥浆把救灾队员远远地阻在灾区之外 , 只能靠直升机把幸存的灾民救出泥潭 。 直到第二天下午才救出了3百余人 , 而绝大部分灾民却被葬在泥浆之中 。
火山浩劫后 , 来自美国、加拿大、瑞士、日本等十几个国家的地质学家和火山专家纷纷赶往灾区进行实地考察 。 据专家们分析 , 鲁伊斯火山爆发与两个月前发生的墨西哥大地震有着相同的原因 , 都是世界两大板块即南美板块和纳斯卡板块移动造成的恶果 。 纳斯卡板块挤到南美板块之下 , 把岩石推向深处 , 岩石在约60英里深处的地层下熔成岩浆 , 在板块继续挤压下 , 岩浆和硫磺气便从火山口喷出 。 很久以前就·曾有专家指出 , 从阿拉斯加蜿蜒而下 , 直到南美洲大部分地区漫长的火山带 , 类似一个半睡眠状态的巨人家族 , 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都随时可能突然苏醒并咆哮起来 。
推荐阅读
- 地球果真出了大问题?火山爆发后出现神秘现象,科学家紧急发声
- 日本火山8天内7次喷发,即将迎来超级喷发?富士山会大爆发吗?
- 有没有一座火山,足以造成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 研究表明,地球上的第一个生命依赖于一种致命的有毒气体
- 假设基态能量有一个上限,该上限保证低于第一激发态的能量
- 维苏威火山灭城新发现,因温度太高,人类大脑组织直接变成玻璃
- 汤加火山让全人类见识了一种新式海啸,之前科学家都从未想到过
- 火星上“浩瀚的水湖”可能是错觉,也许是冰层下的火山岩
- 长白山火山将在10年后喷发?科学家:概率99%,威力巨大
- 气候变化、碳释放和地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