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可上九天揽月 , 可下五洋捉鳖” , 这是毛主席当年在诗中写下的豪言壮语 , 如今均已实现 。 几千年来 , 中国人对于月球 , 对于太空都有着一种近乎浪漫的追求 。 从“嫦娥奔月”的传说到明朝万户坐在绑着47支火箭的椅子迈出探索太空的第一步 , 中国人对于太空的追求就从未停止过 。
2020年12月17日 , 这一天是令中国人自豪的日子 , 嫦娥五号在圆满完成“采集月壤”的任务后成功返回地球 , 并将1.73千克的月球土壤带回了地球 。 而这一天距离上一次人类飞行器带回月球土壤已经过去四十多年 。 对此 , 我国将月壤一部分存放在了湖南韶山毛主席故乡 , 以告慰他“上九天揽月”的夙愿 。
最近 , 中国科学家在对这些月壤进行科研和分析后有了新的科学发现 。 据环球网报道 , 中国科学家研究表明 , 月球冷却速度可能比全球科学界之前预期的还要晚了九亿年 , 相关研究将会为构建新的月球热演化模型打下基础 。
一、中国人的航天梦
10月16日 ,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 这一次3名中国航天员执行太空任务 , 其中还有一名女航天员王亚平 , 而她也将成为中国第一个在太空出舱的女航天员 。
这一次的太空三人组将会在中国的天宫空间站停留足足六个月的时间 , 而更让国人振奋的是 , 神州十三号是在神舟十二号圆满完成太空任务 , 并回到祖国不久后就启程的 , 算上中间的准备工作 , 几乎称得上是马不停蹄 。
如此密集地进行太空发射 , 足以证明我国对太空事业的执着和坚定 , 中国人的目标永远都是星辰大海 , 永远都整装待发 , 时刻准备着 。
新中国成立后 , 中国人开始踏上追寻太空梦的征程 。 1956年 , 历经千难万苦回国支援新中国建设的钱学森 , 奉命组建了中国第一个火箭和导弹研究机构 。 新生的中国在一穷二白的现状下咬紧牙关推动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 , 开启了逐梦的第一步 。
虽然苏联在建国之初给予了我国大量技术援助和支持 , 但随着中苏交恶 , 情况出现变化 , 双方关系的迅速恶化也影响到了刚刚起步的中国航天 , 苏联专家被全部撤走 , 资金也非常紧张 , 剩下的路全部要靠中国人自己走下去 。
就在这样如此艰难的年代 , 第一代中国航天人克服种种困难 , 迈出了中国航天史上重要一步 。
1964年 , 发射人造卫星计划被提上议事日程 , 经过七年的不断摸索和钻研 , 终于在1970年4月24日 , 中国人发射了第一颗自主研发的卫星“东方红一号” , 而用于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则是“长征一号” 。 激昂的歌曲响彻天空 , 从此之后 , 太空里也有了中国的印记 , 有了中国的声音 。 4月24日这天也成为了“中国航天日” 。
不过正所谓世事多艰 , 中国航天事业并不是一帆风顺 ,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不愿看到中国的崛起 , 他们想尽办法对中国的航天事业进行排挤、打压和技术封锁 。
二、艰难岁月的坚守
美国和苏联是二战之后世界唯二的两个超级大国 , 苏联率先将人类送上太空 , 而美国则在上世纪中叶开启登月计划 , 用“个人的一小步”实现了人类几千年的一大步跨越 。 虽然中国航天事业起步相对较晚 , 但中国人严谨、务实、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探索 , 也不断在探索太空的道路取得突破性进展 。
【针对月球,中国科学家有了新发现,一举推翻全球科学界之前的认知】1981年 , 中国已经能够用一枚火箭发射多颗人造卫星 , 成为了当时世界少有的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 , 中国人在航天路上的每一次进展都令美国人如鲠在喉 。 为了阻碍中国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 , 美国拉拢其他西方国家共同孤立封锁中国 , 不允许将先进技术售卖或透露给我们 。
不仅如此 , 美国在1993年联合其他国家建造国际空间站时 , 还将中国排除在外 , 就是担心中国会获得相应的技术来发展军事力量 , 对其霸权统治产生威胁 。
推荐阅读
- 揭秘陶乐德事件:男子在拘留室离奇消失,难道平行时空真的存在?
- 青藏高原将停止增高,后果不可承受,我们却未感到危机
- 寻求气候变化的确定性:要多少才足够?
- 这野兽真可怜!常被黄鼬咬断脖子,豹叼它喂幼崽,猞猁靠它过日子
- 少见!今年十五的月亮,不是十六圆
- 科学家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寻找难以捉摸的基本粒子
- 地球的岩石,和月球的岩石有相同之处吗?
- ?了解更多关于俘获离子量子计算的详细信息
- 地球果真出了大问题?火山爆发后出现神秘现象,科学家紧急发声
- 简述相对论发展史:从伽利略到引力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