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23日讯(记者李慧紫 通讯员王继明)一名中年男子发生意外去世 , 留下大量财产 , 未立遗嘱 , 其年迈的母亲与妻子因财产分配问题产生纠纷 , 经公证处调解 , 双方签订资金监管、遗赠抚养等协议 , 矛盾得以化解 。 继承相应遗产后 , 双方在公证员的见证下各自立下遗嘱 , 以防万一 。
与会嘉宾就传承法务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 记者 李慧紫 摄
【全国首个“传承法务项目实践研究基地”落户武汉】10月23日 , 中国法律文书学研究会对武汉市中星公证处授牌“传承法务项目实践研究基地” , 由此 , 全国首个“传承法务项目实践研究基地”落户武汉 。 研讨会上 , 各位专家、学者提到因为生前没立遗嘱或遗嘱不规范导致对簿公堂的案例并不鲜见 , 这促使更多人考虑到专业机构立遗嘱 。
“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 因为立遗嘱、分家产而导致纠纷、矛盾的家庭也不在少数 。 ”传承法务项目组副组长陈珺说 。
正是看到了这一巨大的社会需求 , 2021年3月 , 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学研究会批准组建了传承法务项目组 。 在项目组的积极推动下 , 武汉市中星公证处成为法律文书学研究会在全国范围内首个授牌的“传承法务项目实践研究基地” 。
“立遗嘱是件专业性很强的事 。 过去很多老百姓随便一写就完 , 缺少必要的法律要件 , 真正实施遗嘱分配时很容易受到质疑 , 产生争议 。 ”陈珺说 , “从这个意义上 , 在专业人员帮助下订立遗嘱 , 由第三方机构见证遗嘱的订立过程并对遗嘱加以严格保管 , 有助于减少财产继承纠纷的发生 。 ”
中星公证处主任龙锐介绍 , “传承法务项目实践研究基地”授牌后 , 中星公证处将启动遗产管理人(机构)名录库的建立 , 公证与律师法律服务合作推动遗产管理工作规范化 , 以专业人士提供法律服务的形式 , 为许多老年人厘清“身后事” 。
“传承法务现阶段以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 , 同时随着传承理念的推广 , 应重视中青年服务对象的增长潜力 。 ”龙锐说 。 “如今 , 立遗嘱的群体趋向年轻化 。 随着传承意识的提升 , 中青年对传承法务的需求会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 ”
【编辑 刘艳】
更多精彩内容 , 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
推荐阅读
- 村民吵架被涂一嘴屎,愤怒端一盆扣在对方头上,结果被判刑6个月
- 因女儿拒绝为弟弟买房,他一怒之下杀女儿女婿,事后称:不后悔
- 我只认证明不认人,没有老板授权公章我不会给的,谁都不能例外
- 夫妻连生11个女儿终“得子”,为弟弟结婚买房,姐姐共同出资32万
- 曝刘学州父亲做土石方工程,名下有4家公司,不为孩子买房怕离婚
- “1500块陪过夜,900块带回家”催婚下诞生的租赁“女友”
- 山西一少年打架输了放狠话:等我20岁杀你全家,哪知5年后真动手
- 女孩19岁外出打工,本来已有20万存款,结果却成了“啃老族”
- 2022新年新联姻,欧洲最大电动汽车车队的未来展望
- 2015年几十名少女被卖,囚禁房间成为赚钱工具,三地警方联手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