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飞,我要这翅膀有何用?”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提起鹦鹉 , 就会想起一个成语“鹦鹉学舌” 。 不错 , 大部分鹦鹉不仅外表漂亮 , 口齿伶俐 , 而且还会学舌、唱歌 。 可是 , 偏偏就有一种鹦鹉笨得出奇 , 别说学舌 , 就连飞这种最基础的本领也不会 。
这种不会飞的笨鹦鹉就是生活在新西兰南部的鸮鹦鹉 。 它们体态丰满 , 走路笨拙 。 虽然长着一身青翠的羽毛 , 可以很好地隐身在青翠的草丛间 , 但它们却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 常常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中 。 因为好奇 , 爬到树上的它们经常会忘记自己不会飞的事实 , 试图从树上飞下来 , 结果摔成重伤 , 甚至死亡 。 因为好奇心重 , 它们在附近发现人类活动 , 不但不会快速地躲避 , 反而会迈着小心谨慎的步伐悄悄地靠近 , 试图偷偷地对人类进行观察 , 结果不得不付出生命的代价 , 成为捕猎者餐桌上的美食 。
它们不能飞 , 是因为有一对相对短的翅膀 , 并缺少了鸟类控制飞行肌肉的龙骨 。 其翅膀不足以使它飞行 , 而只作为一般平衡 , 或在树上跳下时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撑作用 。 从它的解剖结构中得知 , 它象征了部分鸟类进化的趋势──降落于海岛后 , 拥有丰富的食物及极少的天敌 , 飞行能力并不符合热力学的效益 , 因而造成翅膀肌肉退化 , 胸骨上的龙骨消失 , 体型变得壮硕强健 。
同其他绝大多数本土物种一样 , 鸮鹦鹉也受到了人类的迫害 , 由于无法飞行 , 气味强烈 , 而且在受到威胁时习惯僵住 , 鸮鹦鹉很容易成为毛利人和他们的狗的猎物 。 在欧洲人到来之前 , 鸮鹦鹉已经在岛上的许多地方消失 。
1870年开始 , 欧洲人意识到了鸮鹦鹉已经所剩无几 , 然而他们所关心的不是如何保护和恢复 , 而是在鸟类灭绝之前收集尽可能多的标本 。 成千上万的鸮鹦鹉被动物园、博物馆和收藏家捕获或杀害 。 大多数捕获的标本在几个月内死亡 。 到了20世纪30年代 , 鸮鹦鹉几乎绝迹 , 只有被猎人或道路工人偶尔看到或听到 。
1977年 , 据报道在新西兰南部的斯图尔特岛目击了鸮鹦鹉 。 政府立刻组织探险队上岛搜寻 , 很快 , 几十只鸮鹦鹉便被发现 。 这些剩余的鸮鹦鹉被政府转移到了四个偏僻的岛屿上 。
截止至2019年 , 鸮鹦鹉的种群数量已经恢复到200只左右 。 虽然恢复过程艰辛 , 但经历了九死一生的鸮鹦鹉总算开始了缓慢的数量恢复 。
转载声明:
【“不会飞,我要这翅膀有何用?”】本文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 , 仅供读者参考 , 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 我们分享此文是出于传播更多资讯的目的 。如有侵权 , 请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 谢谢!
推荐阅读
- 老虎作为“百兽之王”,凶猛威武,为何交配时间却不超过1分钟?
- “男孩失踪案”始末:七个孩子共同守护的死亡秘密,竟是弥天大谎
- 真的存在“布罗肯幽灵”吗?那个隐藏在云雾中的巨人,到底是谁?
- 考古发现6000年前的“12吨粮食”,够“河姆渡人”吃好几年,却引出一段笑谈
- 百万奔驰停在消防通道,一顿饭后被射成“刺猬”,网友:射得好
- 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突破性的“细胞流体”技术可能会产生广泛的影响
- “九星连珠”后地球会怎样?科学家已测出时间,距上次刚好1000年
- 真棒!除夕夜最感人的瞬间,小女孩陪消防员爸爸一起站岗,网友“备孕生女儿”
- 富二代健身与女教练“发生关系”,事后索赔3000万!看完教练照片:真值了!
- 男子摇到“00000”车牌,手指挪开多一点,身价损失1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