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着30亿光年,中国天眼收到47天重复1652次的神秘信号?( 二 )


来自宇宙深处的神秘信号从中国天眼开始投入使用以来 , 已经通过捕捉宇宙中的“快速射电暴”发现了多达59颗的脉冲星 , 为人类对于脉冲星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
2021年 , 我国科学家再次于《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关于“中国天眼”的新研究 , 其在47天之内接收到了重复发射1652次的神秘电磁波信号 ,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 难道是外星文明试图联系地球吗?科学家们经过测算之后发现 , 这些电磁波竟然来自于30亿光年之外 , 也就是说我们如要以光速前进 , 那么需要30亿年才能够到达信号的来源 。
这个距离一方面说明了宇宙的广大 , 发出信号的天体距离我们之远 , 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这些信号的强烈 。 研究者们当然对这些密集的信号给予了高度关注 , 并马上展开了研究 。 实际上 , 这些强烈的信号是来自于一个著名的快速射电暴爆发区——FRB 121102 。
这个区域在2012年被首次发现 , 此前世界上的研究者们监测到的快速射电暴的爆发都充满了“偶然性” , 只能够被人类捕捉到一次级没了踪影 。 然而FRB 121102区域的快速射电暴爆发是有规律的 , 其一个周期大约是156.1天 。
在这156.1天的周期中 , 这一区域大约有90天处于活跃期 , 剩下的时间则比较“沉默” 。 而中国科学家们们监测到的这47天出现1652次的信号 , 就是来源于这个区域的活跃期 。 那么 , 这个区域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物质 , 才能够在如此遥远的距离和短暂的周期内 , 不断爆发出电磁信号呢?
这长期以来都是一个困扰着研究者们的问题 , 不过科学家们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猜想 , 这些猜想大致可以分为“中子星”和“中子星与黑洞相互作用”两个派别 。
信号的来源中子星是宇宙中的一类天体 , 它是恒星可能会最终走向的一类终点 。 恒星在经历了自己的“一生”之后 , 如果质量足够大就会发生引力坍缩 , 最终引发超新星爆炸 。 在超新星爆炸之后 , 一部分质量足够大的恒星将成为黑洞 , 而那些质量不足以成为黑洞 , 但是又比白矮星更大的恒星将变成中子星 。
【隔着30亿光年,中国天眼收到47天重复1652次的神秘信号?】中子星是宇宙中密度最大的物质之一 , 远远超出了我们能够接触到的一切 , 一颗直径仅仅十公里的中子星的质量都已经超过了太阳 。 在中子星中 , 有一些会散发出极强的电磁场 , 这种中子星被称为脉冲星 。
尽管一些研究者认为FRB 121102就是一颗新的脉冲星 , 但是另一些研究者却不这么认为 。 这些从30亿光年之外散发出来的强烈电磁波是单纯的一颗中子星无法达到的 , 必定还有更为强大的物质在与其发生相互作用 。
于是 , 研究者们将目光放到了黑洞上 , 这是超新星爆发之后可能产生的最大质量的物质 , 同样会产生巨大的能量 。 因此 , 科学家认为FRB 121102是中子星和黑洞之间因为距离太近而产生了相互作用 , 所以才会周期性地产生强烈的电磁波 。
如果外星文明“联系”我们怎么办?尽管FRB 121102并不是外星文明 , 但我们制造的“中国天眼”确实也考虑到了接收可能的地外文明信号的功能 。 那么 , 如果我们真的接收到了这些来自于茫茫宇宙的信号 , 应该怎么做呢?是隐藏自己 , 还是进行回应?
其实 , 按照人类现在的科技水平 , 这两个选择都是行不通的 。 首先 , 我们现在没有能够发射长达30亿光年的电磁波的能力 , 仅仅只能够勉强接收到而已 , 就算是想要回应也办不到 。 而且 , 这些信号既然来自于30亿年前 , 我们又怎么知道发出信号的文明究竟还存不存在呢?
另一些人认为地外文明可能是危险的 , 我们人类不能先一步被这些文明所找到 , 应该将自己隐藏起来 。 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 , 既然这些文明已经强大到能够发出穿越30亿光年的信号 , 是不是早就已经发现地球文明的存在了?
或者说 , 如果它们存心想要寻找我们 , 那些“隐藏自己”的手段是不是根本不奏效呢?这些问题确实是值得我们担忧的 , 但是现在光思考这些显然没有用处 ,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更加努力地发展我们的科技水平才是最重要的 , 因为只有提高了自己的实力才能够应对外界的一切突发情况 。
结语对于人类来说 , 宇宙还是一片充满着未知的空间 , 在这个空间里究竟还藏着什么样的危险和机遇 , 其实我们都是不知道的 。 但是 , 人类不会因为这些未知就停下自己的脚步 , 因为科技的进步其实也应了那句老话:“逆水行舟 , 不进则退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