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曾“多余”的一颗气态行星去哪了?



太阳系曾“多余”的一颗气态行星去哪了?

文章图片

太阳系曾“多余”的一颗气态行星去哪了?

文章图片

太阳系曾“多余”的一颗气态行星去哪了?

文章图片

如果要给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做一个最受欢迎的行星排行榜(地球不算) , 相信排名靠前的一定是火星 。 原因不仅仅是其有着关于生命的探究 , 更重要的是这个星球给我们的感觉是“脚踏实地” 。 至于为什么这样说 , 那就要给大家讲一些啰嗦的科普:
首先我们要知道行星的分类
  • 行星一般分两种 , 一种是固态行星 , 顾名思义就是以固态为主要成分构成的大行星 , 如我们生活的地球、火星就是固态行星;
  • 另一种就是气态行星 , 与固态行星相反 , 气态行星主要由氢、氦、氖等元素组成 , 如我们熟知的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都是气态行星 。
  • 气态行星与固态行星相比体积更大 , 所以我们也称之为气态巨行星 。

气态行星也有更细的划分
  • 目前太阳系一共有4颗气态行星 , 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
  • 木星和土星属于较“传统”的气态行星 , 它们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这种纯粹的气体 。
  • 天王星和海王星虽也有氢和氦 , 但那只是最外层区域的成分 , 而其内在主要成分更是掺杂了水、氨气和甲烷 , 所以这二者被更细分为冰巨星 。
  • 还有一种气态行星的细分类被称为热木星 , 它的表面温度一般很高 , 热木星是系外行星中最普遍的行星类型 。 热木星也是较独特的气态行星 , 热木星通常有一颗宿主恒星 , 并且十分接近宿主恒星 。 热木星的构成方式也很奇特 , 它是由主星特定距离附近的气体盘压缩而成 , 也只有在这个不远也不太近的特定距离上 , 才能有足够多的固态物质形成核、足够多的气体将核包围 , 从而形成气态行星 。

气态行星也有固体核心了解气态行星的定义后就容易产生一个疑问:既然这些行星主要成分是气体 , 那我们是不是就可以驾驶宇宙飞船直接穿过气态行星呢?
答案是否定的 , 即使是气态行星也依然有着岩石或金属的核心 。 气态行星的名称容易带给大家“并非实体”的误导 , 事实上这些行星的上层物质就是气体 , 但随着向行星的下层 , 这些气体就会被压缩成液体或固体 , 并且越向核心密度越高 。 我们可以将气态行星看作一个被水包裹的实心球 , 看似柔软的外表内心却十分坚硬 。 所以这种气态行星被没有看上去那样“好欺负” , 直接穿过气态行星的想法当然也就无法实现了 。
太阳系可能还曾存在过一颗气态行星科学家的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 , 太阳系很可能还存在过第5颗气态行星 。
美国的天文学家将太阳系的诞生演算6000次后得出了一个结果:太阳系最初拥有5颗气态行星 , 但由于木星的巨大引力 , 这第5颗气态行星最终被踢出了太阳系 。 行星被踢出星系本是宇宙中的常态 , 可木星也比较特殊 , 木星强大的引力甚至差点让初期的地球和火星陷入危险之中 。 曾经的第5颗气态行星就是个例子 , 它已经被木星“欺负”到宇宙的更深处了 。
不过这颗气态行星也是个“早产儿” , 自身存在着许多缺陷 。 太阳系诞生后的0.1亿年它就出现了 , 虽围绕太阳公转 , 但轨道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 , 直至被踢出太阳系 , 这颗气态行星的内部元素还十分混乱 。 如果这颗气态行星的运气再好些 , 可能现在的太阳系就会多出一位家庭成员 , 虽然人类现有的科学技术还探测不到它 , 甚至还无法保证这颗行星是否还存在着 , 我们也就只好在心里默默地对它说一声保重了 。
【太阳系曾“多余”的一颗气态行星去哪了?】固态行星与气态行星就像亲哥俩 , 因为它们一大一小;它们又像死对头 , 因为它们一刚一柔 。 对待宇宙中的事物我们不能用传统的思维考虑 , 就像气态行星并非液体;宇宙中的每一个事物都有着其特殊的神秘 , 对于宇宙的研究也不止一朝一夕 。 普罗提诺说过的一句话“宇宙永远不会变老” , 它就在那里 , 而谜底等待着我们揭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