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生物全系列——植物篇】植物界概述(四)( 二 )


(2)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高等植物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与植物的生命活动关系密切 。 生活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将物质不断分解 , 对植物体内的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提供和合成重要有机物的原料有重要作用 。 同时还可增强植物的抗病力 。 呼吸作用是植物体内代谢的枢纽 。
呼吸作用根据是否需要氧 , 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 在正常情况下 , 有氧呼吸是高等植物进行呼吸的主要形式 , 但在缺氧条件和特殊组织中植物可进行无氧呼吸 , 以维持代谢的进行 。
呼吸代谢可通过多条途径进行 , 其多样性是植物长期进化中形成的一种对多变环境的适应性表现 。 EMP-TCA循环是植物体内有机物氧化分解的主要途径 , 而PPP等途径在呼吸代谢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
呼吸底物彻底氧化 , 最终释放CO2和产生水 , 同时将底物中的能量转化成ATP形式的活跃活化能 。 EMP-TCA循环中只有CO2和少量ATP的形成 。 而绝大部分能量还贮存于NADH和FADH2中 。 这些物质经过呼吸链上的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作用 , 将部分能量贮存于ATP中 , 这是贮存呼吸释放能量的主要形式 。
植物呼吸代谢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 。 呼吸作用影响着植物生命活动的进行 , 因而与作物栽培、育种和种子、果蔬、块根、块茎的贮藏及切花保鲜有着密切关系 。 人类可利用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 , 调整呼吸速率 , 使其更好地为生产服务 。
植物指与动物相对应的另一生物干系 。 动物和植物的区别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 但是就微小的生物而言 , 它们之间的区别有时是不明显的 。 作为植物的进化趋向 , 由细胞积叠方式所形成的个体发生、细胞壁的形成、靠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而成为独立的营养系统等独立的物质代谢型的建立是主要的 , 而在此基础上的非运动性等是次要的特征 。 据估计现存的植物种类约有30万种左右 , 而占植物界一半以上的菌类 , 由于重视其缺乏叶绿素这个重要特点 , 而把植物分为二大类群 , 也有的认为整个生物界可分为动物、菌类、植物三大类群 。 就分类系统而言 , 以前是以种子植物(显花植物)作为分类重点 , 其后转移到所谓的隐花植物 。 现时则把植物界分为10~13门 , 种子植物仅仅成为其中的一门 。 但即使在今天 , 就重要门的位置和其内容而言 , 学者间的意见分歧可能比动物界的情况还要大 。 一般来说 , 20世纪前半期以恩格勒(H.G.A.Engler)的分类系统最为普及 , 后半期则以帕斯彻(A.Pascher)的分类系统逐渐占优势 。
9.主要价值成千上万的植物物种被种植用来美化环境、提供绿荫、调整温度、降低风速、减少噪音、提供隐私和防止水土流失 。 人们会在室内放置切花、干燥花和室内盆栽 , 室外则会设置草坪、荫树、观景树、灌木、藤蔓、多年生草本植物和花坛花草植物的意象通常被使用于美术、建筑、性情、语言、照相、纺织、钱币、邮票、旗帜和臂章上头 。 活植物的艺术类型包括绿雕、盆景、插花和树墙等 。 观赏植物有时会影响到历史 , 如郁金香狂热 。 植物是每年有数十亿美元的旅游产业的基本 , 包括到植物园、历史公园、国家公国、郁金香花田、雨林以及有多彩秋叶的森林等地的旅行 。
(1)食用价值实际上 , 所有人类的养分来源大多都直接或间接地依靠着陆生植物 。 绝大多数的人类的养分依靠谷物 , 尤其是玉米、小麦和稻米 , 或者是其他主食如马铃薯、木薯和荚果等 。 其他被食用的植物部分还包括水果、蔬菜、坚果、香草、香料和食用花卉等 。 由植物制成的饮料包括咖啡、茶、葡萄酒、啤酒等 。 糖主要是由甘蔗和甜菜中得到的 。 食用油和植物牛油来自玉米、大豆、芥花籽油、红花、向日葵、橄榄等等 。 食品添加剂包括阿拉伯树胶、瓜尔胶、刺槐豆胶、淀粉和果胶等 。
①粮食作物粮食指植物可供人类食用的部分 。 狭义的粮食单指谷物(cereal) , 即禾本科作物的种子(以及例外情形的非禾本科的荞麦种子) 。 广义的粮食还要包括豆科植物的种子 , 以及马铃薯等植物可供食用的根或茎部 。 粮食所含营养物质主要为糖类(淀粉为主) , 其次是蛋白质 。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对粮食的定义包括三大类谷物 , 包括麦类、稻谷、粗粮(又称杂粮 , 即经常被用作动物饲料的粮食 , 包括大麦、玉米、黑麦、燕麦、黑小麦、高粱) 。 中国在先秦即有五谷之说 , 指稻、黍、稷、麦、菽物种作物 , 其种子称作稻米、黍米、粟米、麦粒、菽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