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证据无法反驳,13.6万年前灭绝物种再现,进化论难道不对?( 二 )
2008年 , 科研人员在四川采集到了疑似枯鲁杜鹃的标本记录 , 该记录被保存在CVH中 。 但除此之外 , 科研人员在寻找枯鲁杜鹃方面毫无进展 。 直到去年在考察队的不懈努力下才找到了一株枯鲁杜鹃 。 虽然只是一株而已 , 可这也推翻了枯鲁杜鹃在野外已经灭绝的结论 。
物种死而复生的原因
根据科学家的猜想 , 这些灭绝物种之所以会重新出现 , 有三方面的可能 。 首先来说最直接的可能自然是他们从来都没有完全消失 , 只是一直没有被人发现 , 直到后来在机缘巧合之下才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 客观来讲 , 这一猜测能够解释部分物种重现的原因 , 比如枯鲁杜鹃就有可能是因为这个理由才“死而复生” 。
毕竟从相关报道中不难得知 , 我国科考队之所以能在2020年发现一株野生的枯鲁杜鹃 , 是因为他们没有放弃寻找 , 有意在野外找寻枯鲁杜鹃的身影 , 才有了后来令人倍感激动的发现 。 所以 , 如果说枯鲁杜鹃是死而复生的话 , 的确不太准确 , 只能说它又被人发现了 。
第二方面的解释是环境变化 , 简单来说就是某些动物在环境发生变化后主动寻找更适合生存的栖息地 , 所以造成了已经完全灭绝的假象 。 这种说法在逻辑上倒没有什么问题 , 不过寻找新的栖息地也不容易 , 估计也只有少数生物能做到 , 毕竟大部分生物就是想要迁移 , 也是距离有限 。
最后的解释就是可能会证明进化论存在漏洞的“重复进化” 。 而白喉秧鸡就是最好的例子 。 因为通过化石证据证明 , 不会飞的白喉秧鸡之所以会两次出现在同一座岛屿上 , 就是因为这种鸟至少先后两次迁移到该岛屿上 , 并且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进化 。 如果这种解释得到证实的话 , 那的确是颠覆生物界的大发现 。
结语
科学家之所以要研究白喉秧鸡以及其背后所代表的重复进化现象 , 不是为了推翻进化论 , 而是为了对许多不能解释的现象给出更合理的答案 , 而且 , 虽然这些动植物“死而复生”的现象令人颇为惊奇 , 但这算不上坏事 。
因为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这种例子越多 , 科学家的研究就越全面 。 而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 , 重新出现的物种越来越多 , 说明地球的生态变得越来越好了 。
推荐阅读
- 它们的智商已经高到人类无法理解,即使还没有爬到食物链顶端!
- 关于鹦鹉螺的知识,造型可爱的‘活化石’
- 未来人类是进化还是退化?科学家:化石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 人类或是外星人生物实验的一个意外? 科学家:古籍中藏有证据
- “满脑都是大便!”不是骂人的话了,科学家真在900万年前鱼头骨中,发现数百化石粪便颗粒
- “史前文明”多次出现,“进化论”或被推翻?考古界又发现新证据
- 潘石屹:钱挣够了就想“远遁”海外?因为儿子犯错,至今无法移民
- 一场火在地球上烧了50年,平均每年造成500亿损失,至今无法扑灭
- 探测器到达216亿千米外,得到一个悲观的结果:无法飞出太阳系
- 从刑法及证据角度,女子被威胁发生关系致器官损伤,男子构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