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岁婆婆存钱养老,买房拒加子女名字,儿媳:你有安全感了,我呢( 二 )


唐娴能够理解 , 对于一些老人来说 , 节俭可以给他们带来某种“舒适感” , 把钱紧紧地攥在手里 , 可以给他们带来安全感 。
但她不能理解的是 , 婆婆经常把存钱养老挂在嘴边 , 说她自己会存钱养老 , 以后不会连累子女 。
唐娴和婆婆的关系 , 不算好也不算坏 。
和大多数婆媳一样 , 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些磕磕绊绊 , 但只要没有涉及到底线 , 唐娴一般都不会和婆婆过分计较 。
婆婆这些年帮忙带孩子 ,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 她一直心怀感激 , 婆婆根本没必要担心将来的养老问题 。
唐娴现在才明白 , 婆婆平时那么节俭 , 有空还去工厂拿手工活回家做 , 辛辛苦苦赚零用钱 , 原来她真的是在存钱 , 为将来的养老做谋划 。
如今 , 婆婆肯把养老钱拿出来 , 唐娴感动不已 。 可是 , 她还没高兴多久 , 婆婆的话 , 让她的心沉到谷底 。
婆婆说37万存款是她的养老钱 , 拿去买房可以 , 但房本必须写她的名字 。
03.儿媳质问 , 你有安全感了 , 我呢唐娴听了 , 半天才反应过来 。 她觉得婆婆的年龄应该办不了贷款 , 就算能办也最多只能贷10年 , 那样的话 , 每月还贷压力很大 。
可是 , 婆婆坚持要写她一个人的名字 。
过了两天 , 杨程通过咨询得知 , 婆婆办理贷款理论上可行 , 但很麻烦 , 需要另外审批 , 还需要子女担保 , 类似接力贷……
不过 , 婆婆听从表哥的建议 , 通过中介垫资 , 先全款买下房子放在自己名下 , 然后再办理抵押贷款 。 表哥说这样操作利率更低 。
唐娴见母子俩忙里忙外 , 操作买房事宜 , 根本没考虑到她的立场 , 不由得怒火中烧 。
如果房子挂在婆婆名下 , 每月房贷她和杨程来还 , 万一有一天 , 婚姻出问题 , 她就成了“工具人” , 两手空空被扫地出门 。
杨程的意思是 , 现在住的这套房子 , 原本婆婆也有份 , 但在公公过世后 , 只更改成他一个人的名字 。
也就是说 , 婆婆把37万拿出来后 , 就两手空空了 , 她年龄大了 , 担心将来没人养老 , 非常没有安全感 。 所以 , 体谅一下老人的心情 。
唐娴无法接受 。
她质问杨程:“你妈有安全感了 , 我呢?我就不需要安全感吗?我体谅她的心情 , 谁来体谅我的心情?你有站在我的立场考虑过吗?”
夫妻俩僵持不下 。 后来 , 唐娴提出把当前的房子卖了 , 把37万还给婆婆 , 但婆婆不同意 。
婆婆说小区里住的都是她几十年的老同事、老姐妹 , 她将来要在这里养老 , 不能卖房子 。
就这样 , 原本是一个好消息 , 却让唐娴的婚姻 , 陷入危机中 。 她有些茫然 , 如果婆婆坚持己见 , 事情该如何收场?
唐娴原本对婆婆的感激之情 , 也荡然无存 。
她不明白婆婆为什么在家庭融洽的情况下 , 非要选择存钱养老 , 自己的家人都不信任 , 还能信任谁?
04.一个人应该如何规划养老?我觉得老人不能单一地靠养儿防老 , 或存钱养老 , 要两者相结合 。
因为金钱固然重要 , 但它只能给你带来物质上的保障 , 而不能给你带来精神上的温暖 。
一个人到了晚年 , 他对物质的需求 , 只会越来越低 , 对情感的需求 , 却会越来越高 。
所谓老有所养 , 不只是物质上的供养 , 更是心灵上的滋养 , 心灵上的滋养 , 离不开亲情的灌溉 。
在目前的大环境里 , 养老产业还不够完善 , 亲情的关爱和陪伴 , 依旧是老有所养的重要保障 。
唐娴的婆婆过于注重金钱的权益 , 却忽略了亲情的维系 , 并不是一个明智的行为 。
其实 , 无论是养儿防老 , 还是存钱养老 , 最重要的还是 , 维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
这两者是每个人幸福晚年的基础 , 也是养老的最好规划 。
你会选择养儿防老 , 还是存钱养老?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 侵权必删 。
作者:长愿我心如流水 , 新锐情感博主 。 心中有阳光 , 笔下有文章 , 感谢您的阅读 , 长按点赞关注我 , 带给您更多精彩内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