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前段时间 ,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 将我国的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三名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天和核心舱中 。 之后三人将在空间站中进行长达六个月的“出差生活” , 他们的日常生活都在其中进行 , 为了让普通民众更好的了解太空中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 官媒经常会播放一些他们在太空舱中的生活片段 。 比如之前就放出过他们吃饭的视频 , 通过视频可以看到宇航员们吃得是比较好的 , 同时还有关于他们的睡觉地方的视频 , 环境也很不错 。 在吃住都没问题的时候 , 就有不少人表示在长达六个月的时间 , 空间站中的氧气够不够用呢?
这个其实不用担心 , 从视频中咱们可以看到宇航员们在空间站内是不用佩戴氧气罩的 , 所以氧气是管够的 。 那么太空舱中的氧气是怎么产生的呢?主要有通过两种方式 。
一、通过携带氧气罐的形式 , 这样方式在以前很常用 , 但是逐渐地被淘汰了 。 因为在早期的时候 , 人们在太空中停留的时间不长 , 所以通过直接携带的方式是比较方便的 , 但是随着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 , 通过压缩装在瓶子的方式就显得比较笨重了 , 并且使用一点就少一点 , 必须要经常的通过地面进行补给才行 。 同时通过压缩的方式 , 还存在一定的泄漏危险 , 因为是纯氧很易燃易爆 。 所以现在几乎不用这种方式进行供氧了 , 一般只会携带少量的氧气罐 , 用于宇航员在太空中活动时使用 。
二、采用电解水的方式进行供氧 , 这是目前国际空间站和天宫空间站都在使用的供氧方式 。 通过对水的电解 , 产生氧气和氢气 , 其中氧气经过与氮气等气体一定的混合之后 , 达到可供宇航员使用的浓度之后 , 排放到太空舱中 。 而氢气则有两种处理方式 , 一种是直接排放到太空中 , 另一种是用来给氢燃料电池补充燃料 。
正常情况下电解一升的水 , 就可以供应一名宇航员一天的使用了 , 同时这种方式还可以实现一种循环 , 宇航员通过吸入氧气 , 排放出的二氧化碳还可以通过特殊的方式和电解水产生的氢气进行反应生成水和甲烷 , 水在进行电解产出水 , 甲烷和多余的氢气就直接排放了 。 所以水的转换重复使用率十分的高 。 而电解水所需的东西除了水和设备之外就是电力了 , 而空间站都是配有巨大的光能发电板的 , 电力足够保证空间站内的照明和电解水设备等的使用 。
所以对于宇航员来说最要担心的不是氧气 , 而是水 , 只要有水就不用担心没氧气 。 在太空舱中水一直都是十分稀缺的资源 , 太空中的水资源主要是通过地面进行补给 , 像咱们处理航天飞船会自带一些水之外 , 其它的主要是通过天舟货运飞船进行直接补给 。 像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比较多 , 所以国外经常发射补给飞船 。 但是这样的补给也是会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 运上去的量不是特别的多 。
所以在太空舱中对于水的节约使用和回收循环利用是十分重要的 , 像平常的洗澡水 , 洗漱水等都是要进行回收的 。 回收过后的水经过滤消毒等程序之后 , 一部分用于进行电解产生氧气 , 另一部分可以在用于洗澡 , 洗漱等 , 还可以用于直接饮用 , 甚至就连宇航员呼气带出的水分经过冷凝之后都可以直接供给饮用 , 当然这些基本上都是用于电解产生氧气了 , 像喝的水还是有的 , 只有在特殊情况下采用饮用这些回收的水 。 至于像有些人说的尿液经过回收之后也可以饮用的事也是在特殊情况下使用的 , 正常情况下没那个必要 。 平常宇航员喝的水都是包装在小袋子里的 , 基本上都是在地面上制作好带上去的 。
随着航天技术的进步 , 对于宇航员的生活保障也是越来越完善的 , 像氧气吃住等都是可以保证正常供应的 。 相对来说对于水的使用和供给一直是航天工程师们思考的问题 , 毕竟水不仅保障着人的生命系统 , 还要用于供氧 , 所以宇航员每天对于水的需求是十分巨大的 。
推荐阅读
- 官宣在即!美媒:火箭涉及8人+1个选秀的三方交易,湖人重返争冠
- 70后脑瘫女诗人官宣恋情!当时成名后就离婚,如今恋上90后小伙
- 官宣!开课时间定啦
- 美国国防部官宣成立UFO特遣队,专门研究不明飞行物
- 新的支付方式来了!央行正式官宣,谁也没料到一切如此快
- 就在今天,LPL冬转首个交易被官宣,FPX彻底重组,LNG成LPL最强战舰!
- yuwei是谁只待官宣,喊yuwei的她疑似无比风光且履历奇特
- 36岁女星李妍瑾自曝恋情,曾公开征婚,如今被公司雪藏后淡出娱乐圈
- 再谈林生斌事件,归纳数个放火案中重要疑点,会等来官宣解释吗?
- 跌破4000元!小米突然官宣,谁也没料到,降价来的如此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