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截止到今天 , 神舟十三号的三位航天员已经去到空间站11天了 , 航天任务也正在陆续展开 。 而地面上的我们 , 其实对于空间站的一切 , 依旧还是充满好奇 。
比如这次三位航天员需要在空间中至少待满183天 , 而我们知道 , 一个成年人一天的正常氧气需求为550升左右 , 三人就是每天1650升 , 这么算下来 , 半年的时间需要的氧气是很惊人的 。
【一位航天员一天需要550升氧气,183天任务为何空间站氧气没有耗尽】
而空间站容量有限 , 航天员呼吸的氧气从何而来呢?这么长时间为何一直没有用完?
我国空间站目前的很多方面 , 都是借鉴了国际空间站的做法和经验教训 。 以前技术不是太先进的时候 , 国际空间站的氧气 , 基本上都是从地面携带上去的 。 显然这个体积不会太大 , 所以最初的宇航员在太空都没有办法待太久 。
而且最开始空间站采用的全氧环境 , 结果导致时间久了 , 宇航员极度不适 , 后来才降低氧气含量 , 调整为和地面一样的空气占比 。
随着科技的进步 , 很多物理、化学方面的知识 , 进一步应用到了航天领域 。 一个我们现在最常用的办法 , 就应运而生了 。 那就是电解水制氧法 。
水是由氧气和氢气构成的 , 通电反应就能产生氧气 , 所以接下来就是需要解决电的问题 。
空间站是有太阳能电池帆板的 , 而且太空没有大气阻挡 , 能够充分接收太阳能转化为电 , 进而进行电解水 。
接下来就是需要原料水了 。 水在空间站就是生命 , 异常正规 , 所以直接用饮用水进行电解水就有点浪费了 。 目前我们的电解水来源 , 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就是废水利用 , 比如洗头、洗手、吃饭喝茶之后的残留水;第二是航天员们平时的尿液、汗液等等 。
以上两种全部都会利用过滤系统进行多重过滤 , 最终转化而成的水 , 不仅可以电解水 , 还能用于饮用 。
电解水产生氧气之后 , 空间站内部氧气的问题就解决了 , 不过这时候可能有些小伙伴已经注意到了 , 有一个隐患就是 , 不仅有氧气 , 还有氢气产生 。
而且氢气易燃易爆 , 怎么处理的呢?目前空间站普遍采用的办法是将人体在空间呼出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 , 和氢气产生反应 , 生成甲烷和水 , 最后将甲烷排出空间站就好了 。
所以这里又多了一种水的产生途径 。
电解水目前在空间站应用很成熟了 , 1升水完全电解的话 , 可以产生620升左右的氧气 , 供一位宇航员一天使用还有富余 。
当然了 , 毕竟是在空间站 , 肯定保留了好几套方案 。 比如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二代飞天舱外服 , 里面就有独立的制氧装置和氧气瓶 , 能够保障航天员在太空中独立生存超过4小时 。 平时舱内也储备的有一些氯酸钠和铁的固体粉末 , 需要的时候只需点燃就能获得氧气 。
现如今的空间站环境 , 早已今非昔比 , 科研团队也是尽可能地满足宇航员基本生活需求 。 但是即便如此 , 还有很多方面和地面不一样 , 需要航天员自己克服 。
这也是为什么航天员能够被称为英雄的原因 , 他们的牺牲和付出 , 不断在推动着中国航天一路向前!
推荐阅读
- 地球的岩石,和月球的岩石有相同之处吗?
- 了解更多关于保罗陷阱的物理现象的细节
- 1978年NASA发现金星生命,为何没公布,到底隐瞒了什么?
- 美俄真的做过太空受孕实验吗?失重状态下,对繁衍的影响多大?
- 未来会出现“新人类”吗?巴瑶族仍在进化,身体同常人有差异
- 雪山发现500年前的少女,面容如生看着像睡着了,死法其实很残忍
- 那些失踪的宇宙,可能正聚集在黑洞周围,化身为跳舞的幽灵
- 航天员在太空过春节无聊怎么办?网友给支招:3个人可以玩斗地主
- 屡次碰瓷中国空间站,马斯克的星链卫星到底想干什么?
- 中国天眼有大发现,47天内发生1652次神秘爆炸,和外星人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