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绝大多数分析哲学家缺乏历史感 , 忽视历史问题和历史研究 , 而罗素却对历史和历史理论终生嗜之不倦 。 他写过几十篇历史论文和散布历史专著 , 这三部是:《自由和组织》《1902-1914年协约国政策》和《西方哲学史》 。 其中 , 《西方哲学史》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哲学史著作 , 其全名是《西方哲学史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情况的联系》 , 它在很大程度上力图从历史的角度来观察哲学思想和发展 , 其引人入胜的原因在于作者的历史眼光不亚于作者的哲学见解 。 该书出版后很快成为西方读书界的畅销书 , 确立了罗素作为一位历史学家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 , 有许许多多的年轻人 , 正是被这本书的独特魅力所吸引而走上了哲学道路 。
●经济在《悠闲颂》(1935)中 , 罗素比凯恩斯先行一步 , 向那些总是一味赞扬节俭反对消费的传统经济学家挑战 。 他写道:“只要一个人把他的收入用于消费 , 那么他也就是把面包送到别人嘴里 。 ......从这个观点来看 , 真正的恶棍乃是节俭的人 。 ”他认为“节俭这可恶的罪行”是能够导致失业的 。 罗素说 , 如果节俭者使用手里的钱 , 哪怕是用于饮酒 , 赌博或者拿来请客招待朋友 , 那都是极好的事 。 那些经济学教授们 , 把罗素的这一观点轻率地说成是一位偏离本行的哲学家所犯的可笑错误 , 对之根本不予理睬 。 而自凯恩斯的《利息、就业和货币通论》(1936)发表后 , 这个观点已经成为众所公认的经济学说的一部分 。
●教育
罗素对教育理论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贡献 。 他指出:“教育应该培养求真理的愿望 , 而不是相信某种特殊的信条就是真理 。 ”他主张的教育方法 , 应“减少很快的讲授而多事于讨论 , 给学生以更多的机会使他们受到鼓励来发表自己的意见 , 更多地尝试使教育的内容能使学生感到一些兴趣” 。 对于教师来说 , “不仅不应当要求教师发表千篇一律的意见 , 而且要尽可能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 因为教师各抒己见是健全的教育所必不可少的” 。 他认为教育不应该是使人轻信的教育 。 他指出 , 这样的教育 , “经过一个时期很快就会引导到思想的腐朽” 。 此外 , 他认为青年人的性教育在教育中起着极大的作用 。 他指出:“在青年人性问题上所采取的传统做法会使人变得愚蠢、虚伪和胆怯 , 而且还会使相当多的人患精神病或类似的疾病 。 性的好奇心与其他各种好奇心一样 , 一旦得到满足 , 很快就会消失 。 因此 , 防止青年人为性问题所纠缠的最好办法 , 就是尽量按其所求 , 告诉他们关于性的一切事情 。 ”关于教育 , 他于1926年著了《论教育:特别是幼儿教育》一书 。 但是 , 罗素未能为他们的孩子找到一所符合他理论的学校 , 于是他着手创办了一所学校 , 招收了20多个孩子 。 这个学校以进步路线为指导 , 而不是以放任自流为指导 。 但由于吸收的儿童中有问题的太多 , 而且未能做到自由与权威的平衡 , 学校未能取得预期的成功 。
●文学罗素同时也是个文学家 , 虽然他直到80岁才开始创作小说 。 1952年 , 他匿名出版了第一部小说《x小姐科西嘉历险记》 , 之后又相继出版了两部短篇小说: 《近郊的撒旦》《显要人物的恶梦》 , 它们是用寓言形式写成的 。 罗素的散文在英国文学中也享誉甚高 。
【主要作品】
中文名 | 英文名 | 备注 | 出版年 |
德国社会民主 | German Social Democracy | 1896年 | |
几何学的基础 | An Essayonthe Foundation of Geometry | 1897年 | |
对莱布尼茨哲学的批评性解释 | A critical exposition of the philosophy of Lebniz | 1900年 | |
数学的原则 | The Principles of Mathematics | 1903年 | |
自由人的崇拜 | A Free Man’s Worship | 1903年 | |
论指称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