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杀人犯在法庭上微笑求死,拒向受害家属道歉,背后有何隐情?



90后杀人犯在法庭上微笑求死,拒向受害家属道歉,背后有何隐情?

文章图片

90后杀人犯在法庭上微笑求死,拒向受害家属道歉,背后有何隐情?

文章图片

90后杀人犯在法庭上微笑求死,拒向受害家属道歉,背后有何隐情?

文章图片

抑郁症是世界第四大疾病 , 但我国对抑郁症的医疗防治还处在识别率低的局面 , 地级市以上的医院对其识别率不足20% , 只有不到10%的患者接受了相关的药物治疗;同时 , 抑郁症的发病(和自杀事件)已开始出现低龄(大学 , 乃至中小学生群体)化趋势 。
抑郁症是最常见的抑郁障碍 , 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 , 患者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 , 自卑抑郁 , 甚至悲观厌世 。
2012年3月1日 , 在庭审过程中 , 被判死缓的他 , 拒绝向被害者家属道歉 , 微笑着对法官说:“我希望你们能判我死刑立即执行 , 我不想活!”他的母亲听了泣不成声 , 是什么让一个年仅21岁的男子毫无求生欲念?
这个男子叫马金库 , 曾用名钱忠明 。 1991年出生于黑龙江 , 钱家原本家境富裕 , 但父亲钱某生与母亲感情不和 , 在他幼年时就离婚了 , 当时他已满两岁 。
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的规定 , 离婚后 , 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 离婚后 , 不满两周岁的子女 , 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 。 已满两周岁的子女 , 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 , 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 , 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 。 子女已满八周岁的 , 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
法院考虑到钱某生赚钱的能力更强 , 更给孩子成长提供更好的条件 , 最后孩子被判给了钱某生 。 但钱谋生很快便再婚了 , 他对这个儿子并没有感情 , 后妈自然更不用说 , 而马金库也成了这个家中一个尴尬的存在 。
后来钱某生染上赌瘾 , 将家中的钱挥霍殆尽 , 后妈就将所有的怒火发泄到他身上 , 6岁那年他被后妈打聋了一只耳朵 , 还变成了斜眼 。 没过多久 , 钱某生因为借钱的事与人不和 , 最后将人打死了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 , 故意杀人的 , 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 ,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最后钱某生被判处死刑 。
父亲没了 , 后妈自然不愿意继续养他 , 于是他被送到了母亲樊某的身边 。 而此时樊某已经再婚 , 马金库的处境仍旧尴尬 , 尤其是在妹妹出生后 。 樊某作为亲生母亲当然疼爱自己的孩子 , 但她经济能力有限 , 也没有太多主见 , 凡事都要依赖丈夫 。
继父虽然没有虐待他 , 但也不喜欢他 。 马金库努力想要融入这个家庭 , 他拼命地学习 , 成绩名列前茅 , 希望以此改变自己的命运 , 也希望能让继父认可他 。 但继父从未表扬过他 , 甚至多次跟樊某提出“读书太花钱了 , 不是亲生的 , 他也不想供 。 ”
马金库知道继父一直不曾接纳自己 , 他明白自己是寄人篱下 , 平时更加小心翼翼 , 也变得沉默寡言 。 初中毕业后 , 在学校老师的几番劝说下 , 继父还是放他放弃学业去打工 。 他知道自己永远不可能像表姐一样考上大学 , 走出这个困住自己的牢笼了 , 心里失去了希望 , 人也消沉了 。
后来樊某和继父因为他经常吵架 , 他觉得自己像个累赘 , 一直心情低落 , 好几次有轻生的念头 , 他对樊某说:“活着太累了 , 还不如死了算了 。 ”樊某心惊 。 2009年 , 为了儿子樊某狠狠心跟丈夫离婚了 。
带着儿子女儿 , 还有母亲一起到北京打拼 , 几个人蜗居在一个10多平的出租屋里 , 迎来了看似平静的生活 。
马金库知道母亲没有能力供他继续读书 , 就主动提出来去打工 , 但他没有学历 , 也没有一技之长 , 还因为耳聋和斜眼这些缺陷经常被人嘲弄 , 这让本就郁郁寡欢的他 , 更加敏感焦虑 。 他经常一个人发呆 , 总是很想睡觉 , 对什么都提不起劲 。
直到2011年5月初他到一家贸易公司上班 , 终于开始拿到稳定的工资 , 他欣喜若狂 , 把工资给了一半给母亲补贴家用 。 但好景不长 , 老板看他勤快老实 , 就开始给他加任务 , 每天早上6点就叫他起来搬货 , 本就情绪消极的他对此非常不满 , 而因为起得太早 , 白天工作他打不起精神 , 就总挨批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