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爷大妈找对象,可比年轻人带劲多了( 二 )


论“人间清醒”,你大妈永远是你大妈
年轻人的恋综叽叽歪歪,东北大爷大妈的相亲嘁哩喀喳。
曾有研究将老年人再婚意愿做了一个模型,透彻地分析了中老年再婚的需求:

东北大爷大妈找对象,可比年轻人带劲多了

文章插图
图源:参考文献[7]
经历过岁月打磨数十年的东北阿姨基本遵照上述模型:有钱有劳保,有颜身体好。目标明确,标准量化,行不行都是干脆利落,一点都不拖泥带水。
东北阿姨:说什么王权富贵,我就是拒绝得很干脆。

东北大爷大妈找对象,可比年轻人带劲多了

文章插图
老年人的“感情”真的很现实:我对你的感情,和你的退休金成正比。没人比他们更懂什么是“婚姻的本质是经济学”。
节目组给一位退休的大爷找相亲对象,和女嘉宾短暂见面后,女嘉宾表示人品各方面都挺相当,也不嫌弃大爷房子小。唯一问题就是大爷的退休金“每月1400-1500”有点少,当即表示“你要是每个月开3000,我指定就把你撂倒了”。

东北大爷大妈找对象,可比年轻人带劲多了

文章插图
说好了是三千,少一千、一百、一块,都不算三千 | 图源:抖音截图
阿姨的考虑其实是合理的,老年人搭伙过日子,经济条件很重要。不求对方有多高的收入,至少得保证两个人的温饱,以及留出病有所医的富余。
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巴罗在《不再神圣的经济学》里写道的:“我认为任何社会行为,包括爱情,都受经济推理的支配。”
在这种理论视域下,婚姻的过程本质等同于一场经济交易。交易的目的是降低成本,实现效用最大化。当结婚的效用大于单身的效用时,人们更愿意走入婚姻。
此外,“颜值”也是东北阿姨极为重要的考量。
社会大调查的数据显示“美貌可以显著提高婚姻满意度”。这个结论来自于一篇发表在《劳动经济研究》期刊上的论文,其影响路径如下:

东北大爷大妈找对象,可比年轻人带劲多了

文章插图
图源:参考文献[6]
研究者通过探索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实施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2014 年数据,发现外貌对婚姻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全样本),不同年龄的影响效果存在异质性,但老年组也依然在10%水平上显著。

东北大爷大妈找对象,可比年轻人带劲多了

文章插图

东北大爷大妈找对象,可比年轻人带劲多了

文章插图
图源:参考文献[6]
中老年相亲,虽然肯定不是抱着找年轻帅小伙或者年轻大美女的初衷,但大多数的大爷阿姨都很看中“眼缘”。

东北大爷大妈找对象,可比年轻人带劲多了

文章插图
派:东北话,形容人有一定的气场和魅力,常用组词“派头”。| 图源:抖音截图
除了经济和颜值,“健康”也是老年人相亲的刚需。为了展示自己的健康状况,东北大爷当场亮出肌肉:

东北大爷大妈找对象,可比年轻人带劲多了

文章插图
图源:抖音截图
老年人的身体情况渐渐在走下坡路,找个身体好的老伴儿可以相互搀扶走完下半生。理解,完全理解。
除了生活上的“实用价值”,中老人想要找个伴儿的原因很戳心:“太孤单了”。

东北大爷大妈找对象,可比年轻人带劲多了

文章插图
图源:《海岸村恰恰恰》
留守的老人,一个人吃饭
老年人的情感需求,是时候被重视起来了。
在北京西二环内,有个中国最孤独的食堂。
两年前,一个“老年食堂”开在西城区白纸坊这个全北京最“老”社区(120万户籍人口中1/3是年逾60岁的老人),为住在这里的老人们解决吃饭问题。社区里的老人多是守着房子生活的独居老人,一个人来往食堂,安静地吃饭。

东北大爷大妈找对象,可比年轻人带劲多了

文章插图
图源:看客insight
孤独的老年食堂,可能是整个老龄社会的缩影。
根据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0》数据显示,2019 年末我国大陆总人口突破 14 亿,60 周岁及以上人口高达 25388 万人,占总人口的 18.1%。离婚、丧偶或离异的单身老年人仍占老年人总数的 29.45%。
与庞大的需求不匹配的是,老年人群体的婚恋需求是被忽视的存在。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9 年中国网络婚恋交友行业研究报告》显示,网络婚恋平台中以 26 至 34 岁的青年人为主体,占比高达 68.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