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女飞贼,拜老僧为师轻功了得,走上不归路,死时仅24岁( 二 )


“扑通” , 宋莲萍跪在了地上 , 她想拜师学艺 。
大默和尚为难了 , 首先 , 这是寺庙 , 其次 , 这里只有他一个人 。
在这样的情形下 , 收留一个年轻女子 , 实在不像话 。
可是他架不住宋莲萍的苦苦哀求 , 最终还是点头答应了 。
就这样 , 宋莲萍在寺院中住下了 。 动乱的年代 , 寺院香火早已绝迹 , 外人不来 , 里面的人也不出去 。
也因此 , 附近村里的人从头到尾都不知道寺院里还住着一位少女 。
大默和尚原本是想随便教几个拳脚功夫就送宋莲萍离开 , 却不料 , 宋莲萍只想学轻功 。
当然 , 这个所谓的轻功并不像武侠小说中那样的飞檐走壁 , 但轻轻松松翻过一般的墙头还是没有问题的 。
宋莲萍学得很认真 , 也肯下功夫 , 不过是因为没有基础 , 学得有点慢 。
即便这样 , 两年之后 , 宋莲萍还是学有所成:一人多高的墙头 , 她能够一跃而上;六米多高的屋顶 , 她能跳下来不打趔趄、不受损伤 。
这已经非常厉害了 , 宋莲萍本人也是这样觉得 。
于是 , 一个清晨 , 在庙中待了两年的宋莲萍不辞而别 , 顺便还拐走了大默和尚一生的积蓄 。
这样细枝末节的事情 , 旁人又是如何得知的呢?
这一切 , 还要从大默和尚说起 。
被偷空了家底的大默和尚 , 觉得此女心术不正 , 必定会利用所学的功夫为非作歹 。
他本想自己去找宋莲萍废了她的功夫 , 可是 , 一则他年纪大了 , 委实精力不济;二则没有盘缠 , 这事便被搁置了 。
等到省里修路 , 九庵庙被拆后 , 大默和尚便改叫“宋九庵” , 成为了村里的五保户 , 靠集体救助生活 。
没多久 , 大默和尚便卧病在床 , 弥留之际 , 他依旧放心不下宋莲萍 , 于是便将事情的始末写在纸上 , 交给了当地的大队委 。
这下 , 大默和尚放心地去了 , 却也将这个棘手的问题丢给了当地的公安局 。
当然 , 大默和尚至死都不知道 , 宋莲萍不仅父母健在 , 而且还是她自己离家出走 。
不过 , 有一点他预感对了 , 宋莲萍真的利用所学从事起了犯罪活动 。
二、轻功了得却走上歧途虽然出生知识分子家庭 , 但宋莲萍却有偷窃的恶习 , 并且还因此进过局子 , 被拘留了15天 。
原本 , 初中毕业的她是要被安排到内蒙古插队的 。
然而就在出发的前夕 , 宋莲萍不知何故和父母闹翻了 。
一气之下 , 宋莲萍便离家出走了 , 也是这样 , 才得以遇到了大默和尚并拜师学艺 。
在信中 , 大默和尚并没有说宋莲萍偷了他多少钱 , 还是后来宋莲萍落网后 , 自己向警察交代了这笔钱共有2890元 。
在上世纪70年代 , 这笔钱足够保障宋莲萍一时的衣食无忧 。
离开寺庙后的宋莲萍也确实过了一段潇洒时光 , 但是钱总有用完的那刻 。
等到挥霍差不多时 , 因为有轻功伴身而愈发肆无忌惮的宋莲萍又开始重操旧业 , 干起了偷铁路的行当 。
第一次作案 , 宋莲萍将目光聚焦在了火车拉行李的车厢 。
那个年代 , 行李车厢是密闭的 , 没有窗户 , 只有很重的一扇拉门 , 而且外面还用铁丝拴紧拉牢 。
在火车高速前进的情况下 , 要想弄开这样的门还是相当难的 。
但是宋莲萍是有备而来的 。
她拿出预先准备的布袋子 , 将它的一端系在车顶通风口的盖板上 , 另一端系在自己的脚脖子上 , 然后整个人呈倒栽葱的姿势在车厢外垂了下去 。
即便如此 , 因为火车高速前进带来的风力依旧将她的身子死命往外扯 。
宋莲萍只能一手拉住车门把 , 运功稳住身形 , 一手借着工具撬开了车门 。
成功进入车厢后 , 宋莲萍才发现自己忘记带照明工具 。
黑漆漆的车厢中 , 她一时之间也无法辨认都是什么东西 。
眼看火车即将进站 , 她马上就会被发现 , 情急之下 , 宋莲萍将自己脚边的两大纸箱推下车 , 自己也一跃而下 。
这是两箱塑料拖鞋 , 也是当时的特供紧俏商品 。
宋莲萍也知道这些 , 因此她便将这些拖鞋运到小集市 , 以6元一双的价格 , 在短短20分钟全部卖光 。
等到火车工作人员发现车厢失窃时 , 宋莲萍已经在出售拖鞋;等到他们赶到集市时 , 宋莲萍已经人去楼空了 。
有了第一次 , 就会有第二次 。
宋莲萍借着自己身手了得 , 又在一趟列车上偷了一百来块“上海牌”手表 。
就在她故技重施 , 准备将这些赃物卖出时 , 公安局的人逮捕了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