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街舞》第四年,那些被改变的线下生态


《这!就是街舞》第四年,那些被改变的线下生态

文章插图

文│星星
在广东的一家舞社里,《这!就是街舞》(以下简称(街舞))四季以来的每一期节目被全年循环播放着,当然也不乏《蒙面舞王》《舞蹈生》等舞蹈类综艺,不过长时间霸占舞社大屏幕的非《街舞》莫属。
这也让舞社里的老师和同学们对《街舞》的选手、作品十分熟悉。作为一位有着三年街舞教龄的老师,欣欣
每一次都能从中挖到一些“好东西”,
然后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对她来说,《街舞》已经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今年《街舞》走入第四季,而今天是10月的倒数第二天,也是《街舞4》总决赛的全球直播日,长沙、深圳等多地上演灯光大秀,等待见证这一季的总冠军诞生。
作为市场上为数不多能够一直保持住高口碑的综N代节目,《街舞》是优酷平台的S级综艺,也是其
挖掘综艺IP效能布局中的重要一环,背后瞄准的是整个
街舞
产业链的构建开发。
凡头部综艺必定牵动着平台商业模式,不过在通过以综艺之手撬动整个产业的过程中,问题也随之而来。比如走到第四季的《脱口秀大会》被指出:脱口秀陷入了在一二线活跃,尚未深入下沉市场的困境。那么同是第四年的街舞,它遇到了哪些问题?随着节目的不断播出,街舞的小众变宽了吗、门槛变低了吗?
4季《街舞》,打破刻板印象?
学街舞以后能干吗?
当街舞老师、接商演伴舞、成为艺人……直到2020年底,舞者们又有了一项选择——成为奥运冠军,而最早的一块Breaking金牌将于2024年巴黎奥运会诞生。
“以前家长给小孩报班会选中国舞、芭蕾这些,现在就觉得学街舞很酷、很潮。街舞现在也有考级,然后又进了奥运会。”
这些好消息都让这位街舞社负责人十分兴奋。
不过他将更多的功劳给了王一博、张艺兴等艺人,“他们让街舞的普及度变得比以前高了。
有很多人来学街舞是为了追星,
想跳自己偶像的舞,男团舞、女团舞、idol的新歌,觉得明星跳舞很帅,自己也想变得那么帅所以就跑过来学。”

《这!就是街舞》第四年,那些被改变的线下生态

文章插图

这个圈子里的人都感觉到,
“现在外面想要学街舞的人越来越多了。”
欣欣记得特别清楚,最开始她刚接触街舞时,外界是有着偏见的。“大多数人不仅不知道什么是街舞,而且还觉得这不是一个特别正经的舞种,
如果有小孩想学街舞,家长便会用‘乱七八糟’这样的词进行阻止。”
直到《街舞》第一季横空出世,街舞以正面+潮流的形式现身,打破了大多数人的刻板印象,综艺为街舞开了一个口。
其实每年都会有很多街舞社去各地推广教学,或者组织一些比赛、演出,为的就是让更多人了解这一舞种,甚至也会有一些简单的公益课程,打破大家对街舞“高门槛、不好玩”的印象,但根据过往经验来看,
综艺节目的推广面更为广泛。

《这!就是街舞》第四年,那些被改变的线下生态

文章插图

四季《街舞》,欣欣能够明显感受到大众态度的转变。
《街舞》第一季虽然并没有直接带来街舞爱好者的爆发,但大众都知道了街舞,对它有了初步正面的认识。直到第三季、第四季,街舞市场被焐热,
很多人跑来问欣欣能不能学节目里的一些作品。
得到中国舞蹈家协会认可,Breaking被加入到奥运会体育竞技项目中,这都为街舞塑造出了一个非常正面的形象,甚至很多学校已经把广播体操替换成街舞,让课间操变得新潮起来。
知道了解并喜欢上街舞的人变得越来越多,而街舞天生的包容性,也让它所覆盖的群体变得越来越广。小朋友学启蒙街舞,大人学流行舞,
小到三岁、大到五十岁的学生欣欣都见过。
一位街舞社负责人表示,他们也专门设立了“妈妈班”和“富太太班”。
但高中生到35岁这样更偏年轻一点的人,始终是主力。“生活中跳街舞的主要还是年轻人,街舞也是所有舞蹈中年轻人占比最高的一类。”一位舞社负责人表示。
街舞的年轻化也体现在了《街舞》的节目受众上。根据骨朵数据显示,相比《脱口秀大会4》《披荆斩棘的哥哥》,
《街舞》在20-29岁的年龄占比有着优势,逼近50%,
而《脱口秀大会4》《披荆斩棘的哥哥》在该年龄段的占比分别为38.9%、39.4%。不过在30-39岁的用户中,《街舞》为33.3%,《脱口秀大会4》《披荆斩棘的哥哥》分别是38.4%、43.9%。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