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疑似存在无形屏障,距离地球5亿光年,长度达到了14亿光年( 三 )



  • 南极墙的延伸
事实上 , 宇宙网指的就是众多星系卷连在一起 , 最终用一种极其“混乱“的连接方式而成 。 如果我们能够深入研究”南极墙“内部的星系以及天体密度分布 , 那就可以验证人类在观测宇宙上面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
例如在2010年9月 , 有科学家曾公布了距离地球20光年外的超级地球——格利泽581g , 并认定这颗星球拥有100%的可能性存在生命 。 然而在消息公布以后 , 另外一些科学家却提出了质疑 , 认为这颗星球根本不存在 。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 主要是由于我们人类在观测超距离天体的时候 , 观测方式还比较落后 , 仅仅只是依靠恒星的亮度波动变化来判断其所属行星存在的可能性 。 这样的方式虽然理论上并没有任何问题 , 但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 , 由于数据观测量过大 , 所以哪怕极其微小的一点误差 , 都有可能对最终的结果产生影响 。
而“南极墙“与地球之间仅仅只有5亿光年的距离 , 就给我们人类研究提供了可能性 。 只要了解了天体间的密度规律 , 那么有关于格利泽581g是否存在的问题 , 就能够得到更有力的证据 。


除此以外 , 探究“南极墙“内部的密度变化 , 同时也可以延展到探测整个宇宙的密度变化 。 天文科学家们推测 , 宇宙早期的星系分布是比较均匀的 。
可由于不同质量天体携带的天体引力不同 , 所以最终才导致了宇宙的不均匀性 , 科学家们将这种不均匀性称之为原初扰动 。 如果我们能够找到“南极墙”内原初扰动的数值波动范围 , 那么对研究整个宇宙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
无处不在的宇宙网
和城市中的街道一样 , 宇宙网是无处不在的 , 南极墙也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 人类现如今对宇宙天体的研究还停留在天体个体单位上面 , 就像在探究太阳系的时候 , 我们都习惯将水星 , 金星 , 地球 , 火星等等分开进行研究 。 可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南极墙去了解宇宙网 , 那么未来我们在研究宇宙的时候 , 基本单位就会发生变化 。


比如太阳系与邻近星系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 银河系与邻近星系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 我们都可以在研究南极墙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猜测 。 以天体中的“弹弓效应”为例 , 行星天体中存在相应的重力场 , 美国人在1977年9月5日发射的旅行者一号也就是借助了这种特殊效应的帮助得到加速度 。
那么星系与星系之间是否存在类似的“弹弓效应”呢?要知道人类将旅行者一号送出地球 , 主要借助弹弓效应和自身科技的帮助 。 倘若我们能够在星系中发现类似的特殊效应 , 那么对于人类未来的星际跨越之行而言 , 绝对有着无法想象的好处 。


我们以街道来对比宇宙网 , 主要是因为它的职能和作用是类似的 。 宇宙是一个无边无际的巨大城市 , 宇宙网则是连接城市各个区域的道路 。 只要我们将宇宙网所组成的地图弄清楚 , 那么宇宙的神秘面纱自然就会被揭开 。 人们常说的举一反三 , 南极墙就是这个极其重要的“一” 。
  • 暗物质
值得一提的是 , 星体运动中存在的不可见物质——暗物质 , 也同样会因为南极墙的出现而露出马脚 。 迄今为止 , 人类对于暗物质的了解依旧停留在初始阶段 。 除了知道暗物质的总量和质量占比分别为宇宙总量的85%以及26.8%之外 , 就再无进一步的了解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