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朱诺飞船两次飞越木星大红斑 看到了什么



NASA朱诺飞船两次飞越木星大红斑 看到了什么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本周举行新闻发布会 , 透露了该机构在木星上令人惊讶的最新发现 , 包括大红斑到底有多深 , 及其两极气旋风暴如何富有“韧性” 。
大红斑(Great Red Spot)是一个位于太阳系最大行星——木星赤道以南22°存在很久的巨大反气旋风暴 。 自1830年开始 , 已经被持续观测189年 。
在周四(10月2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 , NASA朱诺号任务(Juno mission)首席调查员、圣安东尼奥西南研究所空间科学和工程部主任斯科特?博尔顿(Scott Bolton)说 , 人们曾以为大红斑是一个看上去状如扁平“薄饼”的风暴 。
“我们知道它持续了很长时间 , 但我们不知道有多深 , 也不知道它到底是如何运转的 。 ”博尔顿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
2019年2月和7月 , NASA的朱诺号航天器两度直接飞越大红斑 , 以弄清宽约1万英里(1.6万公里)的大红斑在可见的云顶下 , 其涡旋所延伸的深度 。 周四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两篇论文详细介绍了朱诺号的发现 。
科学家们曾认为大红斑风暴的深度仅限于阳光可穿透或水和氨预计会凝结的深度 , 即该行星云层高度 。 然而 , 研究人员发现 , 该风暴并非如此浅薄 。
借助朱诺号航天器上的一个微波辐射计 , 科学家们对木星做了三维观察 。 他们发现大红斑的深度在124英里(200公里)到311英里(500公里)之间 , 延伸到这个气体巨行星的深处 , 远比预期的要深 。
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研究科学家玛齐亚?帕里西(Marzia Parisi)说:“大红斑在木星内部的深度与国际空间位于我们头顶的高度一样 。 ”
大红斑可谓根基深厚 , 但研究小组发现它仍然比为该风暴提供动力的纬向喷流浅 , 后者的深度接近1864英里(3000公里) 。
在大红斑风暴持续肆虐的同时 , 其规模正在缩小 。 1979年 , 大红斑是地球直径的两倍 。 从那时迄今 , 其规模已经缩小了至少三分之一 。
富有韧性的极地气旋
五年前 , 科学家们利用朱诺号收集到的图像数据 , 对木星两极有了更多了解 。
朱诺号发现这个气体巨人在南极有五个气旋风暴 , 形状为五边形 , 在北极有八个气旋风暴 , 形成一个八边形 。
五年后 , 当朱诺号使用木星红外极光测绘仪观察这些气旋时 , 发现这些风暴仍然位于同一位置 。
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当极地气旋试图向两极移动时 , 每个极地顶部的气旋却一个劲地向后推 。 一推一拉 , 于是就造成了极地风暴“原地不动” 。
自2016年以来 , 宽如篮球场的朱诺号航天器一直围绕着木星 , 扫描大气层并绘制其磁场和引力场图像 。
【NASA朱诺飞船两次飞越木星大红斑 看到了什么】今年(2021年)1月 , NASA宣布将朱诺号任务延至2025年9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