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少将15年行骗400多万,被捕后原形毕露成笑柄,结局如何?( 二 )


当同乡带着他到达目的地后 , 董大维感觉到事情不太对劲 , 因为他想象中的能赚大钱的地方 , 是那种处于繁华地带的公司 , 装修且不说金碧辉煌 , 但至少也应该整洁有序 。 然而 , 他如今来的却是穷乡僻壤 , 鸟不拉屎的地方 。 办公室也非常简陋 , 墙壁脏兮兮的 , 有一部分墙皮的尾巴已经翘得老高 。
在听了他们热血沸腾的讲话后 , 董大维很快便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个传销组织 , 一直想找机会逃跑 。 但后来 , 董大维非但逃跑不成 , 还被传销组织成功洗脑 。 董大维越来越觉得 , 组织上讲的理念与自己赚钱的理念出奇的一致 , 于是就索性断了逃跑的念头 , 在那里拜师学艺 。 在这段时间里 , 董大维学了一肚子骗人的话术 , 更是将“理论投入实践” , 拉了不少亲戚朋友下水 。
正义会迟到 , 但永远不会缺席 。 正当董大维以为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时 , 这个传销组织就被警察一窝端了 。 无处可去的董大维又重新回到了家里 , 但董大维搞传销 , 骗人的事在乡里已经传的沸沸扬扬 , 尤其是受骗的乡邻们 , 更是把他贬的得一文不值 。
自此一事后 , 董大维臭名昭著 , 在村子里怎么也抬不起头 。 本是望子成龙的父母也对他失望至极 。 于是 , 董大维就又踏上了背井离乡的打工之路 , 在离开家之前 , 他反复向父母保证 , 自己一会好好打拼 , 打出自己的一番天地 。
然而 , 到了城里之后 , 一无所长的董大维又四处碰壁 , 无奈之下 , 只好去餐厅里当服务生 。 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 董大维依然改不了他那好逸恶劳的本性 , 常常没工作几天 , 就是嫌这嫌那的 。 每个月都是入不敷出 , 连自己都养活不了 , 更不必说出人头地了 。
假借军人之名 , 骗财又骗色正当董大维因找不到出路而万念俱灰时 , 朋友的一句话让他重新燃起了斗志 。 “你长得很威严 , 严肃起来像个领导” , 董大维听到朋友这样说后 , 又动起了歪脑筋 , 打起了骗人的主意 。
【假少将15年行骗400多万,被捕后原形毕露成笑柄,结局如何?】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 董大维决定选择一个社会地位高 , 受人尊重的职业来扮演 , 思来想去 , 好像只有军人更合适 。 因为董大维天生就长得高大魁梧 , 脸也长得正直严肃 , 自称是一名军人简直毫不“违和” 。
但董大维知道 , 要想只靠长相蒙混过关可能不太容易 , 自己还得有军人的学识和气质 。 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 董大维买了许多军人方面的书籍来反复研读 , 在家中不断的模仿军人的走姿 , 锻炼军人的气质 。 为了更能看透别人的心思 , 董大维还静下心来潜心研究心理学 。
可以说 , 如果董大维当年在学校能够像现在这样下功夫 , 也不至于年过四十还一事无成 。 活了快大半个辈子 , 董大维依旧没活明白 , 宁愿在歪门邪道上挖空心思 , 也不愿在正道上努力一把 。
除此以外 , 董大维还特地找人做了证明自己军人身份的假证 , 并为自己置办了一身军装 。 这些假模假式的功夫活做好之后 , 董大维把开始拉拢他的狐朋狗友 , 他们合资成立了一家皮包公司 , 董大维借打着公司董事长给公司找业务的名号 , 到处请人吃饭喝酒 , 进而趁机大肆宣扬自己“北京军区干部办公室政委”的身份 。
没过多长时间 , 董大维便打响了名号 , 紧接着 , 董大维和那些公司老板的身份互换 , 不再是董大维主动邀请别人 , 相反的 , 倒是那些公司老板老是想巴结他 。 董大维见状 , 便赶忙抓住机会 , 在饭桌上时不时地提起他能够帮一些当兵的孩子搞到军籍 , 虽然说得隐晦 , 但那些老板们个个都是人精 , 董大维越是装的无意 , 他们便越是在意 。
慢慢地 , 董大维权利大 , 有能力 , 能搞到军籍这些传闻便不胫而走 , 越传越远 。 于是 , 来求董大维办事 , 送礼的人不计其数 。 但董大维却相当沉得住气 , 前来送礼的人一律不见 , 礼金也一分不收 。 这不仅没有劝退那些送礼的人 , 反而让他们更加相信董大维的身份了 。
董大维见欲擒故纵的招数已经十分奏效 , 就继续顺势而为 , 就在他们几乎快要放弃的时候 , 董大维才终于同意给几个名额 。 家长们得知这个消息后 , 对董大维是感激不尽 。 家长们都以为用钱为孩子们买来了军籍 , 给了孩子一个光明的未来 , 然而事实却是他们陷入了一个精心编织的骗局 。
其实 , 董大维并没有为孩子们争取到军籍 , 他所做的 , 只是帮孩子们得到了委培生的名额 , 而这名额 , 无论是谁去 , 都能够获得 。 虽然委培生们上的课与正式学生没有什么不同 , 但到毕业以后 , 却是相差甚远 , 委培生们因为没有军籍 , 不仅不能享受国家发放的所有福利 , 最终更不会被分配任何工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