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合谋杀人劫财,藏尸屋内逃罪责,警方跨时代追凶



夫妻合谋杀人劫财,藏尸屋内逃罪责,警方跨时代追凶

文章图片

夫妻合谋杀人劫财,藏尸屋内逃罪责,警方跨时代追凶

文章图片

夫妻合谋杀人劫财,藏尸屋内逃罪责,警方跨时代追凶


性格开朗善于交谈是好事 , 但是切忌毫无保留地将所有事情都说给外人 , 社交中要保持警惕性 。 本案讲述的就是一起财务人员泄露单位财务信息 , 招致杀人之祸的案件 。
1963年11月22日 , 河北张家口矿机厂会计李扬在上班途中失联 , 随她一起失踪的还有当日需要下发的厂里职工工资16087.9元和100元现金支票 。
初步调查多方寻找无果 , 李扬丈夫和单位负责人一起到公安局报案 。 接警后公安部门迅速做出任务部署 , 对汽车站、火车站、各交通要道等重点地区进行布控 , 寻找失踪者下落 。
同时 , 组织数百名警员、解放军、矿机厂工人 , 对各个街道、小巷、住宅区、工厂等李扬可能出现的地点进行走访调查 。
案情分析警方根据李扬的家庭情况、工作情况、个人表现以及失踪前在银行内的行为分析 , 李扬不存在携款潜逃的可能 。
针对犯罪嫌疑人的推测 , 警方认为此人与李扬熟识 , 熟悉李扬的工作日程和具体工作内容 , 具有一定身份或使用了某种手段获取了李扬的信任 , 同时有可能具有犯罪前科 。
可疑人物通过大量的走访排查 , 警方终于从目击证人处得知 , 案发当天李扬和一个戴蓝呢子帽的大个子中年男人 , 一起骑车由福寿横街向花园街南去 。
经过进一步调查得知 , 案发前 , 有人见过李扬曾多次与一名40岁左右男子来往 , 对比体貌特征 , 与案发当天和李扬在一起的男子相吻合 , 警方怀疑此人有重大作案嫌疑 。
毫无进展警方决定从犯罪嫌疑人与李扬熟识这一切入点展开调查 , 然而经过大量的排查工作 , 并没有找到符合条件的人员 。
之后全市公安和武装部门联合进行大规模“民兵演习” , 搜寻了市区及郊区的各个角落 , 还是没有发现任何线索 。
【夫妻合谋杀人劫财,藏尸屋内逃罪责,警方跨时代追凶】之后的两年里 , 办案人员在全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进行走访排查 , 梳理了众多案件 , 但是李扬依旧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
总结之前的经验教训 , 警方重新整理了思路 , 决定调整侦查方向 , 弥补先前调查疏漏的地方 , 同时对重点对象缩小包围圈 。
案件搁置就在案件进一步侦办中 , 全国掀起了“文化大革命” , 这是一场由领导人错误发起的革命 。 社会动荡不安 , 公安干警及李扬的家属遭到污蔑和迫害 , 案件一度搁置不前 。
改革开放后 , 东河沿地区进行居民区改造 , 负责挖掘地面的工人 , 在一块加厚的水泥板下 , 挖出了一具尸骨 。
在治保主任的努力下 , 发现尸骨的现场被保留下来 , 街道居民组长由于当年参与过李扬案件的侦办 , 她觉得这很可能是李扬的尸骨 , 于是立即报案 。
警方将现场证物及尸骨进行了仔细的封存 , 根据尸体所在宅基地的位置 , 确定了原地区物资局总务科乔世觊有重大嫌疑 , 并立即批捕 。
畏罪自杀当警方赶到乔世凯现住所时 , 发现他已经服毒自尽了 。 于是 , 警方将乔世凯妻子张葆珍带回警局协助调查 。
据张葆珍交代 , 乔世凯是看到施工现场挖出了尸骨 , 感到自己在劫难逃 , 为了逃脱法律的制裁 , 绝望之下喝了敌敌畏自杀 。
张葆珍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 , 准备来一个死无对证 , 在审讯中 , 她将杀害李扬的全部罪责推到了乔世凯身上 , 还向警方虚构了一个同案犯 。
交代实情通过警方的调查 , 找到了张葆珍的破绽 , 在证据面前 , 她交代了案件实情 。 由于是老乡 , 李扬聊天中向他们夫妻透露了取款金额和具体日期 , 于是二人计划杀人劫财 。
经过多方谋划 , 案发当日 , 由乔世凯将携带现金和支票的李扬骗至家中 , 张葆珍负责分散李扬注意力 , 乔世凯伺机动手杀害李扬 。
之后二人将悄悄将李扬的尸体埋在屋子的地下 , 为了掩盖尸臭 , 特意加封了厚厚的水泥 , 并小心翼翼躲过了警方的数次搜查 。
案件总结作为财务人员 , 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性 , 并严格遵守职业操守 。 本案中 , 李扬不但透露了单位的巨款日期和金额 , 并且还带着全场工资去别人家串门 , 实在是不符合一名财务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