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韩国四所科研院校研究人员 , 在开发检测方法过程中 , 鉴定出了一种新的乙肝病毒抑制剂 , 并将研究成果发表在Antiviral Research 。
简单来讲 , 韩国研究人员鉴定并发现一种α-2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 (DMM) , 在实验中 , 它在不干扰HBVDNA分泌的前提下 , 可抑制传染性病毒后代的分泌约6倍!
乙肝药物研发实验 , 通过终点稀释法 , 确定一类新型抑制剂
一、实验目的
韩国研究人员认为 , 定量传染性病毒颗粒是进行体外病毒学研究基础 。 为了确定体外含乙肝病毒(HBV)基因组颗粒的数量 , 使用定量PCR(qPCR)测量基因组当量(GEq) 。 然而 , 除了传染性病毒粒子以外 , 体外还会产生含有HBVDNA的非传染性HBV颗粒 , 这种背景下 , 可能导致在通过 qPCR分析时 , 高估传染性HBV颗粒的数量 。
二、实验方法
因此 , 基于上述原因 , 韩国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终点稀释法 , 可以精确地确定传染性HBV颗粒的数量 。 基于HBV感染细胞模型测定使用384孔板格式 , 并能够以半自动式计算50%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 。
细胞培养衍生的HBV(HBVcc) , 由稳定的HBV复制细胞(HepAD38)或HBV感染的HepG2-NTCP 细胞产生 , 以及来源患者的HBV血清被连续稀释并用于感染初始靶细胞 。 应用终点稀释试验 , 韩国研究人员用源自HepAD38-和 HepG2-NTCPsec + 细胞上清液的PEG 沉淀 HBV 感染 HepG2-NTCP 细胞 , 计算 TCID50/mL , 转化为空斑形成单位 (PFU) , 并产生特异性传染性(PFU/GEq 的比率) 。
结果 , 计算出 HepAD38 和 HepG2-NTCPsec + 细胞上清液的 TCID50/mL 分别为 7.22×106 和 2.16×106 , 比感染力分别为 1/13816 和 1/8798 。 通过免疫沉淀去除非感染性“裸露”颗粒后 , 特异性感染性进一步增加了大约2倍 。
通过肝
三、实验结论
此外 , 该测定使用连续稀释的拉米夫定(一种乙肝病毒复制抑制剂)进行验证 , 可抑制HBVDNA分泌和传染性病毒后代约分别是56倍和470倍 。 韩国研究人员发现 , 我们鉴定了右美托咪定 (DMM) , 它是一种α-2 肾上腺素能激动剂 , 可以抑制传染性病毒后代的分泌约6倍 , 而不会干扰HBVDNA分泌 。
综上所述 , 韩国研究人员这项科学实验的结果是 , 开发了一种适用于传染性HBV颗粒的标准定量检测方法 , 将右美托咪定 (DMM)鉴定为一种新型乙肝病毒抑制剂 , 它能够专门干扰传染性HBV颗粒的分泌 , 而并不会影响乙肝病毒基因组的分泌 。
四、实验意义和药物开发前景
【乙肝药物研发实验,通过终点稀释法,确定一类新型抑制剂】小番健康结语:总体来看 , 韩国四所科研院校研究人员的这项研究成果 , 要点包含两个方向 , 第一是开发这种终点稀释法 , 能够精确测定感染性HBV颗粒的数量 , 可以评估HBV颗粒的特异性感染性和稳定性;第二是 , 通过这种方法 , 鉴定出了一种新型HBV抑制剂(即右美托咪定 (DMM) , 以往它主要作为α-2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 研究结果已发表在Antiviral Research 。
推荐阅读
- 老虎作为“百兽之王”,凶猛威武,为何交配时间却不超过1分钟?
- 揭秘陶乐德事件:男子在拘留室离奇消失,难道平行时空真的存在?
- 青藏高原将停止增高,后果不可承受,我们却未感到危机
- 寻求气候变化的确定性:要多少才足够?
- 少见!今年十五的月亮,不是十六圆
- 科学家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寻找难以捉摸的基本粒子
- 地球果真出了大问题?火山爆发后出现神秘现象,科学家紧急发声
- 简述相对论发展史:从伽利略到引力波
- 重磅!英美科学家对奥密克戎病毒11个最新判断!对全球意义重大!
- 15000年前海底金字塔被发现,科学家推测:中华文明前身是MU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