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央视名嘴,到网络节目“混饭”吃,张绍刚是如何“堕落”的?-


从央视名嘴,到网络节目“混饭”吃,张绍刚是如何“堕落”的?-

文章插图

曾经作为央视主持人的他因主持收视率爆表的《今日说法》而名声大噪,如今却去网络平台开辟新的主持事业。到底是因为什么从央视主持人的位置跌落,一步步“堕落”到了去网络平台主持节目的田地呢?011972年的张绍刚出生在一个内蒙古自治区的包头市的工人家庭,从小身上带着蒙古人的直率和爽朗,或许在某些方面影响了他的台风。
从央视名嘴,到网络节目“混饭”吃,张绍刚是如何“堕落”的?-

文章插图

在填志愿时,张绍刚并不想按照家人的安排攻读机械专业,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报考了传媒大学。在毕业于传媒大学后,学习成绩优秀的他,由于表现优异争取到了攻读硕士学位的机会,后来留在母校担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9年,央视筹办大型法制节目《今日说法》,张绍刚凭借过人的口才和敏捷的思维被选中,和当时刚刚毕业的撒贝宁一起主持。
从央视名嘴,到网络节目“混饭”吃,张绍刚是如何“堕落”的?-

文章插图

那时候,张绍刚已经站在中国传媒大学的讲台上好几年了,从知识贮备和综合素养上说,当时的他比撒贝宁更加胜任这个工作。与撒贝宁严谨理性又不失幽默的台风不同,张绍刚在追求严谨的基础上,节目中表现得更加自我化,甚至有时候在字眼斟酌上,张绍刚更倾向于用激烈的言辞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态度,使得观众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今日说法》的出圈也让他获得了“法制刚”的外号。而职场上的张绍刚也不够圆滑。在一次聚会上,桌子上的饮料喝完了,一位领导想拿走张绍刚等人桌子上的饮料,就场面地问了一句:“还有人喝么?”众人都看出领导的意思,没人反对,张绍刚却直言到:“我渴”,那位领导只好尴尬地离开,这将一旁的撒贝宁吓得一愣。
从央视名嘴,到网络节目“混饭”吃,张绍刚是如何“堕落”的?-

文章插图

时间一长,节目的观众更倾向于撒贝宁的主持风格,撒贝宁和张绍刚的口碑热度渐渐拉开差距。同时,张绍刚更愿意表达自我,而不是在站在中立立场理性的态度去分析事实的主持特色,这和央视追求的客观公正的风格有些出入。而在台里,直性子的张绍刚也埋没在职工群中,也不受领导青睐。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追求主持更加多元化,张绍刚辞职离开了央视,选择加盟天津卫视的《非你莫属》。没想到这一选择,却让张绍刚的多年积攒的口碑崩塌,败坏了观众缘。
从央视名嘴,到网络节目“混饭”吃,张绍刚是如何“堕落”的?-

文章插图

02天津卫视的《非你莫属》是一档求职节目,在节目中,来自五湖四海的选手在舞台上纷纷展示自己的能力,以求得称心的offer,这一新奇的节目形式设定在当时选秀为主的潮流中别具一格。而作为主持人的张绍刚,要负责传递面试官的意愿,让各位选手更好的表现自己,调度整个舞台的氛围。但是在这档节目中,张绍刚将自我的态度放大到最大化,没有履行好主持人的职能,引起了网友的强烈不满。最出圈的两件事就是“刘莉莉回怼事件”和郭杰“晕倒门”。
从央视名嘴,到网络节目“混饭”吃,张绍刚是如何“堕落”的?-

文章插图

在刘莉莉回怼事件中,刘莉莉长年在新西兰留学,刚刚回国的她想在《非你莫属》的舞台上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当张绍刚询问她对现在祖国的感觉时,刘莉莉回答“感觉中国变化好大”,这引起了有强烈民族归属感的张绍刚的不适。在采访中,他的言语上也逐渐带上了他的情绪,谈吐带有机锋。在解释她好长时间没回国,以为需要用官方用语无果后,刘莉莉也毫不客气地开始回怼。
从央视名嘴,到网络节目“混饭”吃,张绍刚是如何“堕落”的?-

文章插图

两人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张绍刚甚至用“狂浪的笑容”、“你的眼神中带着蔑视和恨”来标签化刘莉莉。张绍刚的行为不仅影响了刘莉莉的发挥和展示,也带动了台上的面试官们对刘莉莉的不满,最终刘莉莉求职失败,眼含泪光的离开了舞台。
从央视名嘴,到网络节目“混饭”吃,张绍刚是如何“堕落”的?-

文章插图

同样出名的郭杰“晕倒门”也反映了张绍刚过分自我的主持风格。从法国归来的郭杰不仅被当众认为BAC+5学历存在“造假”,还在面试官的法语考察中表现茫然。张绍刚非但没有求真事实,调节求职者和面试官的尴尬氛围,还盖棺定论道陈杰被“打假”,情绪极度紧张的郭杰一下子瘫软在地,张绍刚居然还拎着面色苍白的郭杰的衣服质问他,“你是在表演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