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夫妇遭遇地震:妻子瘫痪终身不育,飞行员丈夫不离不弃41年



新婚夫妇遭遇地震:妻子瘫痪终身不育,飞行员丈夫不离不弃41年

文章图片

新婚夫妇遭遇地震:妻子瘫痪终身不育,飞行员丈夫不离不弃41年

文章图片

新婚夫妇遭遇地震:妻子瘫痪终身不育,飞行员丈夫不离不弃41年

文章图片

新婚夫妇遭遇地震:妻子瘫痪终身不育,飞行员丈夫不离不弃41年

文章图片

新婚夫妇遭遇地震:妻子瘫痪终身不育,飞行员丈夫不离不弃41年

文章图片

新婚夫妇遭遇地震:妻子瘫痪终身不育,飞行员丈夫不离不弃41年

文章图片

新婚夫妇遭遇地震:妻子瘫痪终身不育,飞行员丈夫不离不弃41年

文章图片

新婚夫妇遭遇地震:妻子瘫痪终身不育,飞行员丈夫不离不弃41年

文章图片

新婚夫妇遭遇地震:妻子瘫痪终身不育,飞行员丈夫不离不弃41年


1974年 , 25岁的闫志国还是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 , 作为北京的空军飞行员 , 一腔热血都倾注在工作上 , 没怎么考虑过自己的人生大事 。
而部队领导对他关注有加 , 有意牵线搭桥 , 有一天递给他了一张照片 。
照片上正是23岁的军区护士张胜兰 。
闫志国看了照片 , 腼腆地笑了 , 虽然领导没有问 , 但他自己知道 , 或许这就是“一见钟情” 。
旧时的爱情多么简单 , 一张照片就牵起了缘分的红线 , 每周一次的通信就能让这缘分细水长流 。
闫志国很快就开始给张胜兰写信 , 张胜兰也得以在书信中慢慢了解闫志国 , 知道了他的家乡 , 他的家人 , 他的生活 , 他的梦想 。
平凡的生活因为通信变得甜蜜 , 二人虽素未谋面 , 却每周都在盼着对方的那封信 。
两年下来这个默契始终雷打不动地保留着 , 二人总计收集了一百多封信件 , 都各自仔细地整理保存着 , 不时拿出来细细摩挲 , 想象信纸在对方手中的温度 。
1975年 , 张胜兰回家乡唐山探亲 , 才真正缩短了两个人的空间距离 。
闫志国来到唐山 , 见了她第一面 。
虽是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对方 , 他们却好像已经相识多年成为至交 , 不需要太多的言语 , 也能彼此理解 。
这也是他们在结婚之前 , 唯一一次见面 。
再见面就是1976年的夏天了 。
7月张胜兰来到遵化 , 而闫志国恰好有几天假期 , 在23日二人就决定举行婚礼了 。
闫志国和张胜兰穿着整洁又挺拔的军装 , 选了遵化机场里一个普通的教室作为“婚礼”的场所 , 师长成为他们的主持人 , 宣读了誓词 。
二人也互相交换了礼物:互相赠送了一本笔记本和一支笔 , 寓意是都希望对方前程似锦 , 并继续保持学习的劲头 。
这场婚礼或许没有盛大的排场 , 没有如云的宾客 , 没有昂贵的彩礼 , 没有繁琐的礼仪 , 没有婚纱和礼服 , 但是有两颗最真诚的心 。
闫志国和张胜兰在那天对他们的未来充满的憧憬和向往 , 他们几乎要迫不及待地迎接自己人生徐徐展开的画卷了 。
新婚燕尔 , 张胜兰的战友前来探望她 , 二人便从遵化启程去唐山见战友 , 又要去闫志国在河北的老家探望公婆 。
在回忆这些时 , 每一个决定对闫志国来说都是历历在目:“如果……如果领导没有准假 , 如果战友晚来了几天……”
可惜 , 一切都没有如果 , 一切都不能重来 。
那年7月27日的傍晚 , 二人抵达唐山 , 住在张胜兰的娘家 。
天气溽热 , 又一路奔波劳苦 , 他们早早就寝 , 睡前 , 闫志国把一条跳出鱼缸的鱼儿放了回去 , 隐约有些不安 , 却没多想 。
半夜却突然如雷声大作 , 室内猛然亮如白昼 , 是闪电吗?不 , 这声音比雷声响亮得多 , 这光也比闪电耀眼得多!闫志国猛地惊醒!
只见房屋摇摆剧烈晃动 , 乾坤似乎都被扭转 , 砖瓦纷纷落下 , 粉尘四溢呛得他喘不过气 , 也看不清任何景物 。
作为一名军人 , 他虽然从来没有经历过此类灾害 , 却也沉着冷静地大声呼唤着妻子的名字 , 一边护住头部、用背顶住墙壁 , 保持平衡 。

推荐阅读